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有人拒任走自己路 有人受邀心境複雜 

http://www.CRNTT.com   2012-11-24 09:11:04  


謝長廷拒當“神仙會”委員,不願困身於此?
  中評社北京11月24日訊/日前,謝長廷婉拒出任由蘇貞昌出任主委的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之委員,曾堅決反對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的游錫堃反倒欣然入列……個中究竟有何奧妙?澳門新華澳報評論員富權今天撰文“有人拒任走自己路 有人受邀心境複雜”,就此進行了一番評說:  

  謝長廷已經婉拒出任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的委員。這不單單是因為謝長廷極為不滿蘇貞昌背信毀諾,沒有兌現當初對其作出讓其出任“中國事務委員會”的主委的問題,還由於《中國事務部設置要點》所訂定名稱、宗旨及任務,擺明瞭繼續堅持民進黨“一邊一國論”的“台獨”立場,並否定了這個機構是“民共交流平台”的設想,而只是一個政策研究機構;即使是涉及兩岸交流部份,也只不過是為民進黨擬定進行兩岸交流的策略與原則,而不是作為執行民共兩黨接觸及交流任務的機構,連作為黨的兩岸事務政策的幕僚機構也算不上,只是一個“神仙會”式的清談機構。這對有心要推動民共兩黨進行黨際交流的謝長廷來說,不啻是“食之無味”的雞肋,又何必被困身於此?倒不如充分利用自己在二零零八年敗選“總統”之後就一直堅持運作的“維新基金會”,作為其個人以至廣邀黨內外關心兩岸交流的尤其是偏綠人士進行討論並尋求共識的平台,繼續推動“綠紅交流”的工作。

  實際上,《中國事務委員會設置要點》所看,並非是“民共交流平台”,而是蘇貞昌為了保住二零一四年的民進黨主席,及二零一五年的“總統”黨內初選,“不求突破,但求無錯”保守思想為主導,因而也就註定了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及作為,將不會突破目前的“既不刻意挑釁對岸,也不打算與對岸進行黨際交流”的定位。這與在登陸進行“開展之旅”後,希望能趁熱打鐵地繼續推動民進黨開展與對岸的交流,因而曾經對民進黨能儘早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並出任其主委(當然希望能改名為“兩岸事務委員會”)抱有熱切期待的謝長廷原先設想,無疑是天淵之別。在自己不但是身心受辱,而且“中國事務委員會”從其稱謂到其宗旨、任務,都不是自己所想像中的那一回事的情況下,又何必去湊這個熱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