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向農民徵地補貼多少才合適

http://www.CRNTT.com   2012-12-01 11:01:36  


 
  文章指出,要防止民生工程變成“通脹”工程。如果土地財政不變、政府主導投資的模式不改,政府可以一手提高徵地補償,另一手提高出售土地的基準價,最終可能出現以下結果:房地產價格攀升,或者房地產資金鏈條斷裂。

  農民需要長期生存,在進入城市之後需要享受與城市居民同樣的醫保,錢從何來?假設農戶被征用兩畝地獲得了150萬元,由此面臨的挑戰是,坐吃山空還是合理使用?農民進城需要就業,需要獲得基本的保障,需要進行技術培訓,如果農民把150萬元在短期內用完,未來大量失地農民會成為重大的社會問題。中國台灣地區土改時,叮囑農戶不要為了眼前的享受便宜賣地,同時在農村成立互助組織,對農民進行培訓,使農民或者成為訓練有素的產業工人,或者成為種植高收益產品的農場主。健康的城市化與農村現代化的過程,減少了貧民窟,減少了未經過培訓的、低端的勞動力,減少了未來的社會隱患。

  文章最後說,提高徵地補償標準,建立透明的公共財政體系,使土地收益部分成為農民進城的基礎社保成本。農民的土地收益使用教育券的方式,自主選擇行業進行專業培訓以解決後顧之憂。如此一來,生產效率上升,財富增加,增加補償才不會成為通脹的代名詞。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