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黃金大米”幕後讓人後怕

http://www.CRNTT.com   2012-12-07 11:24:27  


黃金大米(右)與普通大米(左)的比較。
  中評社北京12月7日訊/轟動一時的湖南衡南縣“黃金大米”事件調查結果日前通報,3名“黃金大米”幕後當事人被撤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責任單位公開道歉(詳見鏈接)。對此,此間新京報今天登載學者陶短房的評論文章《“黃金大米”幕後讓人後怕》指出,“黃金大米”事件中最大的問題,並非“黃金大米”對健康的危害,而是這種極不科學、極不負責任的“科學實驗”竟一路順風順水地完成了全過程。幸虧“黃金大米”只是一種食品,換成其他東西,進行類似人體試驗,後果將會如何?這豈不比“黃金大米”本身,更令人後怕?

  轟動一時的湖南衡南縣“黃金大米”事件調查結果日前通報,3名“黃金大米”幕後當事人被撤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責任單位公開道歉。

  “黃金大米”事件中最大的問題,並非“黃金大米”對健康的危害,而是這種極不科學、極不負責任的“科學實驗”竟一路順風順水地完成了全過程。

  疾控中心3名當事人明知美國專家未獲批准,私自將“黃金大米”帶回國內,卻知情不報,反倒幫助用於試驗,這種行為無異於監守自盜,疾控中心擔負著為公衆健康安全把關的職責,其成員卻擅自打開關門,放入不該放入的東西,這還不讓人後怕嗎?

  但凡涉及人體試驗,所用試驗材料須向參加人體試驗者或其法定監護人詳細說明細節要素。然而,3名當事人卻利用不正當手段接連混過多道關卡:私蓋公章讓原本過期失效的倫理審查結果被繼續使用;刻意向試驗當地相關單位隱瞞使用“黃金大米”即轉基因食品的事實;在知情同意書上刻意偷換概念,誘使學生家長簽字……

  如果問題僅僅出在試驗本身,那麼風險充其量不過是科學探索普遍存在的失敗風險,而科學探索原本就允許有一定風險性;如果問題出在相關制度、規定不健全,那麼也僅僅是健全規章制度的問題。可湖南衡南“黃金大米”事件的要害,是規章制度本就存在,且決策、參與試驗項目者就是專業人士、制度的執行者,他們的過失不是無知之過,也不是無心之失,而是明知問題何在,監管漏洞又何在,卻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特殊身份,讓這樣一次本不該如此進行的試驗全部完成,直到“科研成果”出台,人們才驚覺警醒——幸虧“黃金大米”只是一種食品,換成其他東西,進行類似人體試驗,後果將會如何?這豈不比“黃金大米”本身,更令人後怕?

  科學的問題應由科學作結論,但程序問題、尤其類似衡南“黃金大米”事件中體現出的這種“圈內人鑽空子”的程序問題,必須由程序來解決,類似這種不科學、不“規矩”的“科學實驗”,絕不能重演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