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沒有施壓 切勿曲解大陸對台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2-12-08 09:42:21  


  
  台灣方面始終對兩岸政治議題,特別是兩岸和平協議抱持敵視冷對的態度,顯示出過度的憂慮。從深層次來講,台灣始終擔憂被大陸“統戰”,害怕被大陸“吃掉”,因此王郁琦在“中共十八大後兩岸關係發展”報告中一再強調兩岸政策的重點是經濟合作而非政治議題。此前,馬英九11月2日接受香港《亞洲周刊》專訪時也表示,當前兩岸經濟合作要大於政治對話,而且馬英九提出未來三年半任期內兩岸政策的主要工作是擴大並深化兩岸交流、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及全面檢討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這三項工作當然沒有錯,兩岸交流合作仍是當前兩岸應當著力推進的重點,但如果以此為借口,回避、敵視兩岸政治議題,只經濟不政治,甚至視兩岸政治議題為洪水猛獸,顯然是不符合兩岸關係發展客觀規律的,從長遠來看也是不現實的。 

  應當說,台方對於大陸對台政策的評估是不全面、不準確的。特別是認為中共十八大後大陸對台灣將加大政治促談壓力,以何為據,從何而來?的確,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穩定台海局勢;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前景。”但這裡絲毫沒有對台政治施壓的意思。 

  “主張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並對此作出合情合理安排”,這表明了大陸方面期待為解決長久以來兩岸政治分歧逐步創造條件,不斷拓寬兩岸關係的前進道路。“探討”二字,表示大陸方面願意在時機成熟、條件適合,且兩岸雙方都有意願的情況下平等協商,討論兩岸政治議題;“合情”二字,表示兩岸應照顧彼此關切,不搞強加於人;“合理”二字,表示兩岸應恪守法理基礎,共同反對“台獨”,不搞“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此外,“兩岸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應可避免兩岸可能發生的軍事衝突,有助於穩定台海局勢;“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提出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前景,符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趨勢,也符合廣大台灣民眾的根本利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