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發展戰略空軍亟待運-20早日面世

http://www.CRNTT.com   2013-01-03 09:16:02  


  中評社北京1月3日訊/由於受自身航空工業的制約,長期一來,中國戰略空軍缺乏更多的大型軍用運輸機。在此情況下,中國只能選擇自國外引進這類飛機,而且只能選擇俄羅斯的產品。如今,中國自行研發的首款國產大型軍用運輸機運-20傳聞已開始驗證試飛,這是中國自行發展大型運輸機的努力。而與此同時,據俄羅斯“航空門戶”新聞網12月24日消息,俄羅斯“航空之星-SP” 飛機製造廠宣布,首架伊爾-76MD-90A型運輸機(伊爾-476)樣機塗裝已經完成,將於近期被送往莫斯科州茹可夫斯基空軍基地進一步測試。與此同時,有關中國將採購40架伊爾-476的傳聞也不時出現在相關媒體上,但尚未得到官方證實。那麼,中國到底是優先從俄羅斯採購大批伊爾-476應急呢?還是耐心等待國產運-20早日下線呢?

  眾所周知,2005年中俄雙方簽定了一項軍售合同,中國將購買30架伊爾-76MD型運輸機和8架伊爾-78型空中加油機。但後來,俄羅斯製造這種飛機的工廠出現了問題,該計劃被嚴重擱置並導致最終流產。直到今年9月22日,俄羅斯重新改進的伊爾-476運輸機成功首飛,這項採購合同才出現新的轉機。

  儘管與伊爾-76相比,改型後的伊爾-476外觀變化不大,但其內部進行了根本性地現代化升級改造。據稱,該機安裝了一套全數字飛行控制系統、玻璃駕駛座艙,以及4台新一代的PS-90A76型渦扇發動機,以及改進的“庫普爾”-76M航電系統。改進後的伊爾-476在載重量、航程、經濟型、可靠性等方面均有提高——最大起飛重量由190噸增加到210噸,最高運載能力達66噸,在運載50噸貨物時飛行距離可達7000公里,比伊爾-76MD最大載重47噸時3800公里的最大航程提高不少。其對起降場地的適應能力將更強,可在並不完全具備條件的機場上起降。特別是其貨艙容積已由伊爾-76的235.3立方米增加到312立方米,已經考慮到現代許多武器裝備體積大的特點,因此在運載諸如主戰坦克這樣的大型裝備上,其運載能力相比伊爾-76已經大大改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