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教育的關鍵在於轉變資源配置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13-01-03 09:16:51  


資料圖: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熊丙奇
  中評社北京1月3日訊/“只有真正解決教師問題,才能解決我國的教育問題。借鑒發達國家的教育發展經驗,我國必須增加教育的投入,並轉變教育資源配置模式。”《南方都市報》日前刊發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博士的評論文章“教育的關鍵在於轉變資源配置模式”,詳細內容如下:

  在前不久某門戶網站舉行的教育盛典上,我遇到國家教育部原副部長張天保,他對我說,教育的根本問題,其實是教師問題,我國教師待遇低、教師素質不高的問題不解決,教育很難有根本改觀。而在另一家門戶網站概括的年度教育關鍵詞中,“中國教師工資低”入選年度十大教育關鍵詞之一。

  我國於1993年頒布實施的《教師法》明確規定,“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並逐步提高。”然而,直到今年,這一規定在很多地方都沒有得到執行。今天我國談論的很多教育問題,說到底,都是教師問題。

  比如,幼兒園虐童事件頻發,根本原因是合格幼師短缺,根據教育部的數據,我國學前教育師資目前短缺80萬,達學前教育師資總額的40%。由於合格幼師缺乏,很多幼兒園只有聘用沒有合格資質的教師,而由於教師本身就沒有合格資質,怎麼向他們提出師德規範的要求?除了教師資源不足外,教師的結構也很不合理,幼兒園的教師,絕大多數為女教師,男教師不願意從事幼教,即使進入,也很快跳槽離開,原因是,當幼兒教師,收入低、社會地位低。

  再比如,我國義務教育存在嚴重的地區、城鄉和校際差異,國家曾希望通過教師輪換來縮小校際的差異,可教師輪換卻很難推進,原因在於,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教師收入也存在很大差距。通常,城區重點學校教師的收入要高於城鎮一般學校教師的收入,鄉村學校教師的收入則最低。於是,我國的教師輪換,只有行政強力推動,沒有可持續性,而行政的強力推動又導致辦學的異化,在一些地方,輪換成為一些行政領導“治”不聽話教師的手段——— 不聽領導的話,就把他“發配”到薄弱地區、薄弱學校去。

  還比如,我國一直在治理中小學的亂收費(包括擇校費、借讀費,通過補課巧立名目亂收費等),但治理效果並不理想,在一些地方,擇校費變身捐資助學費堂而皇之地存在,這同樣與教師的待遇保障有關。據調查,學校亂收費,大多得到地方教育部門的“默許”,以此減少地方教育部門對學校的投入,學校則通過“亂收費”“創收”,解決辦學經費和教師的福利待遇問題。

  俄羅斯《真理報》日前報道,英國公司“經濟學人智庫”最近進行了一項有趣的調查,揭示對教育影響最大的因素以及哪些國家擁有最出色的教育系統。在這份榜單中,亞洲國家和地區,表現頗為突出,除了韓國、香港躋身三甲外,日本的教育系統位列第四,新加坡位列第五。分析這份榜單,不難發現,一國的教育系統是否出色,取決於教師的地位的高低,教師地位越高,該國教育系統出色的可能性就越大。而這幾個亞洲國家和地區,都實行了國家教育公務員制度。由於有這一基本制度,很多教育問題得到順利治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