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歐洲的經濟消耗戰

http://www.CRNTT.com   2013-01-06 08:46:08  


  中評社北京1月6日訊/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CEO兼聯席CIP穆罕默德-埃利安日前撰文“歐洲的經濟消耗戰”指出,歐洲各國政府在建議下,可能將採取金融停火,而歐洲央行願意為其買單。坐視金融停火結束而無法向永久穩定方向取得進展將讓歐洲面臨災難,極大地挫傷其長期經濟穩定、增長和就業創造前景。

  我九歲的時候,埃及和以色列打了一場現在被稱為"消耗戰"的戰爭。在這段“非戰非和”時期,基本衝突在不斷惡化,脆弱的平靜不斷地被小規模武裝衝突打斷。

  這場消耗戰在1967年6月的戰爭後開始,埃及顯然是戰敗的一方——乍一看,埃及人民和外部世界一定會對這一結果感到詫異。其空軍打殘,其陸軍也保守蹂躪,而以色列占領了整個西奈半島。

  部署在蘇伊士運河東岸的以色列軍隊距離開羅只有100公裡。以色列戰鬥機控制著空域,埃及首都及其大部分人民暴露在以色列轟炸機下。

  官方說法對此幾乎一字不提。不管在國家電視台還是在政府控制的報紙上--那時候還沒有言論自由、互聯網和有綫電視新聞--埃及人民看到的是埃及已奪回命運主動權的豪言壯語。但他們知道的遠不止這些。

  我至今仍能清晰地記得埃及人民中間廣泛彌漫著的憂慮,人們對未來會如何憂心忡忡。人們不敢投資,很多人在考慮要不要為了更美好的未來而移民。

  基本問題還沒有解決,消耗戰便演變為1973年的全面戰爭——這場戰爭再一次震驚了埃及內外的大部分人。這一回,埃及陸軍贏得了早期一系列戰役,並在停火時奪回了西奈半島的部分領土,為1979年與以色列的和平協議創造了條件。

  我敘述這些往事不是為了描繪今日巴以衝突圖景--幾周前,巴以衝突導致衆多平民(絕大部分是加沙居民)喪生。我敘述這些往事是因為我認為它與歐洲債務危機的發展態勢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