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最重要的不是“全國每分鐘6人確診為癌症”

http://www.CRNTT.com   2013-01-11 11:11:19  


 
  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書鈞認為,中國癌症病發率持續增高,最主要的因素是惡性腫瘤是一個老年性疾病,當一群人的壽命越長,它的發生率就越高。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4.83歲,正好達到了癌症最高發的年齡段。

  由此得出的一個推論是,越是人口結構邁入老齡化的社會,癌症發病率也會越高,相關研究也證明了這個推論。在《惡性腫瘤流行趨勢分析及預防研究》這份報告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希山主持了一份跨度長達10年的研究,研究報告顯示,某市20年間全市癌症新發病人數從前10年的6萬增長到後10年的8萬,年均增長3.3%;發病率由177/10萬增至245/10萬,20年間發病率累計上升45.35%。與此同時,該市人口平均年齡增長了7歲,而平均年齡每增加1歲,癌症發病率就會上升11.44/10萬。綜合分析表明,人口老齡化與癌症發病率變化趨勢一致,老年人群腫瘤發病率的上升導致全人群腫瘤發病率的上升。

  需要關注中國癌譜的特征性變化

  在《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中,從病種看,居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為胃癌、大腸癌、肝癌和食管癌。死亡率最高者男女均為肺癌,作為全球第一大煙草消費國和生產國,和煙草消費存在很大關聯的肺癌,已經代替肝癌,成為中國首位的惡性腫瘤死亡原因,占到了全部惡腫瘤死亡總數的22.7%。在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已將推行控煙等措施作為控制癌症的重要策略時,中國煙草行業卻蒸蒸日上。世界衛生組織就曾預計,到2025年,中國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將超過100萬例。屆時,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肺癌大國。

  大腸癌的發病增速最為顯著,發病率從70年代初的12/10萬增長到目前的56/10萬,上升3.67倍,年均增速超過4%。大腸癌發病率迅速上升與居民生活方式變化有關,包括高蛋白、高脂肪、少穀物、少蔬果的不合理膳食,身體活動程度減少,超重肥胖增多等因素。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所長趙平通過癌譜觀察發現:經濟水平較低的地區,胃、食管等上消化道系統的腫瘤偏多,而生活條件好了,腫瘤就往下跑,腸道系統的腫瘤偏多,各國都有這樣的特征。

  了解了中國癌譜的變化趨勢,就知道重要的是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要被“每分鐘有6人被確診為癌症”這樣的信息嚇住,更無需談癌色變。世界衛生組織早在80年代就宣布:1/3的癌症完全可以預防,1/3的癌症可以通過早期發現得到根治,1/3的癌症可以運用現有的醫療措施延長生命、減輕痛苦、改善生命質量。

  ■ 相比於癌症發病率,更需要關注的是癌症死亡率

  中國癌症發病率低於發達國家,死亡率卻遠超發達國家

  根據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2011年的數據,世界上前十名癌症發病率的國家依次是丹麥、愛爾蘭、澳大利亞、新西蘭、比利時、法國、美國、挪威、加拿大、捷克、英國。這十個國家,全部是發達國家(捷克在2006年被世界銀行列為發達國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