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倫敦告別“霧都”:嚴密法條下全民參與治理

http://www.CRNTT.com   2013-01-14 11:07:16  


倫敦能成功治理嚴重的空氣污染,得益於代議制民主制度與公民自治傳統。
  中評社北京1月14日訊/2013年1月,中國中東部陷入嚴重霧霾,不少城市空氣中懸浮顆粒物濃度急劇超標。這種現象在國外也曾有過,“倫敦毒霧”就致死四千人。倫敦空氣從1952年的“能殺人”到現在的“PM2.5濃度只超過25微克/立方米”,經過了官方和社會數十年的協同努力治理。 
  
倫敦曾發生四千人死亡的空氣污染事件  
 
  英國在“倫敦煙霧事件”前不夠重視空氣污染,事件發生時人們以為只是普通大霧

  在兩百餘年的工業建設進程中,英國社會一直沒有足夠重視空氣污染的危害。最後,一場災難來襲,導致數千人喪命,英國人開始發現空氣污染到底可以有多可怕。1952年12月5日至10日,發生了“倫敦煙霧事件”。倫敦連續數日大霧,倫敦市區的能見度降到了僅僅幾英尺。大多數倫敦人一開始只以為那幾天不過是霧大了一些。 

  “倫敦煙霧事件”導致四千人在四天內死亡,白天汽車上路要開大燈

  但大霧中飽含硫化物和粉塵。當時倫敦的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氣息,人人鼻孔里都吸滿了黑色粉塵。僅在12月5日到8日這4天里,倫敦市死亡人數就高達4000。在這一周內,倫敦市因支氣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臟衰竭死亡244人,結核病死亡77人。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也有顯著增加。在此後兩個月內,又有近8000人死於呼吸系統疾病。由於毒霧的影響,公共交通、影院、劇院和體育場所都關門停業,大批航班取消,甚至白天汽車在公路上行駛都必須打開大燈。大霧持續到12月10日才漸漸散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