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釣魚島 中國不可幻想,須以戰止戰

http://www.CRNTT.com   2013-01-17 08:37:56  


  
  這應該就是“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的道理。中國對釣魚島不能寄以幻想,必須以戰止戰,用鋼毅之手為自己爭取和平、權利與發展的空間。 

  然而有些人對此卻有些認識不足。 

  部分學者或智囊認為:安倍晉三複活日本軍國主義與魯莽的軍事挑釁雖在進行,但離真正戰爭為時尚遠。學者舉出日本一來面臨經濟危機,二來受美國控制的事實,相信美國一再表態釣魚島涉及《日美安保條約》範圍是一句空談。他們說:美國並不想被拖入戰爭,而只想維持中日緊張關係以謀取雙方的利益而已。 

  這種說法對美國的戰略意圖估計可能有一定道理,但對日本卻明顯估計不足,有麻痹自己的作用。照此認識,中國人民解放軍沒有實戰意志支持,“2013軍訓指示”便只能保持演練狀態。那樣的結果,如果戰爭真的打響,軍隊心手皆無力,必然吃虧無疑。 

  要充分認識日軍的野蠻、冒險與急躁掙脫美國控制的思想;冒險發動戰爭,是日本的慣技。 
  
  “九一八事變”就是教訓。上世紀初,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無所不用其極,關東軍為占領東北,發動攻擊在明、暗兩方面都做了許多準備。日軍先是用皇姑屯事件除去張作霖,未能造成群龍無首的局面;接著製造萬寶山事件和中村事件,挑撥中朝關係,也未達到大規模出兵的目的;最後於1931年9月18日夜製造柳條湖事件,僅炸毀一小段南滿鐵路,便發動了對中國軍隊的大規模進攻,迅速占領全東北。現在人們反思“九一八事變”,多以事後國民黨不抵抗命令丟失東北全境而進行反省,殊不知“九一八”之前中方軍隊防守鬆懈,給敵人提供了侵略的先機,也難辭其責。東北軍首領張學良當天不在沈陽為其一;駐守北大營的東北軍第七旅毫無防備,被打得措手不及為其二,這都證明中國其實在當時當地是虛位以待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