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安倍外交應當直面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3-01-24 08:51:18  


 
  一方面,他當選後的一些表態上減少了選舉運動中的鷹派色彩。自民黨在去年底進行的眾議院選舉前打出的政權公約中綜合政策就對於“慰安婦問題”寫道:“違反歷史事實不正當的主張被公認化,對於日本國家名譽造成嚴重損害”,“須要進行著實的反論和反證。”安倍對於自己在第一次任期內沒有參拜表示“悔恨至極”,在釣魚島問題上他還提出了要讓公務員常駐。而當選後無論是參拜靖國神社還是派員常駐釣魚島都不再正面提及了。1月4日官房長官會見記者時後也表明了繼承村山談話。

  但是另一方面要看到目前日本的內外狀況同2006年有很大不同,我們沒有理由盲目樂觀認為安倍的鷹派一面會被實用主義一面所掩蓋。

  過去六年多時間裡中日兩國力量對比發生重大變化,中國在日本外交中的定位的轉變則尚未完成。當安倍首次出任首相的2006年,中國的GDP(國內生產總值)總量僅為日本的二分之一多,中國問題並沒有成為日本國內政治的焦點。但是,2010年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何應對一個經濟上超過日本的中國尚沒有共識,而中國問題卻已經成為影響日本內政的因素,無論去年自民黨總裁選舉還是大選對華外交首次成為所有候選人的重要政策課題。

  在日本看來當前其安全環境空前惡化。朝鮮發射導彈和可能再次核試驗,日本的三個鄰國的島嶼爭端同時升溫,這幾乎讓日本成為在周邊外交上成為一個孤島。這樣的情況下,安倍的一些民族主義主張就會有國內市場。

  安倍晉三內閣成員的組成可以說是民族主義右翼政治家的大集合。《經濟學人》有一組有趣的統計,在19名安倍內閣成員中,14人屬於“大家都來參拜靖國神社聯盟”成員,13人支持保守智庫“日本會議”,強調日本的傳統價值觀和拒絕日本為過去進行的所謂的“道歉外交”。9人屬於支持修改教科書的議員聯盟,他們都否認大多數日本的戰爭罪行。特別是下村文部大臣,他不僅要修改95年的“村山談話”,而且認為46至48年的東京審判判決是無效的。即使安倍會克制自己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也很難保證其他內閣成員在對華問題上的“失言”。

圍著中國開展對中外交的錯誤邏輯

  安倍晉三在1月11日發布經濟刺激方案的記者會上,就對外交有以下表述:“日本外交首先是要強化日美同盟,然後將同東南亞和印度的關係提高到更高水的基礎上再來同中國搞好關係。”這段話充分表明了安倍希望通過“圍著中國開展對中外交”的如下邏輯:要迅速突破在外交上的孤島危機感,由於中日之間釣魚島紛爭最容易升級,也最不容易解決,需要採取繞道辦法,先同美國鞏固同盟,然後強化同印度,澳大利亞等民主國家和東盟(亞細安)關係,在此基礎上積極改善日韓,日俄關係,等這些關係有進展後再來同中國交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