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未來5-10年將是由鄉村向城市轉型關鍵時期

http://www.CRNTT.com   2013-01-26 09:52:56  


  中評社北京1月26日訊/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推進、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資源和環境壓力的日益加大,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新一輪城市轉型的熱潮。

  新產經雜誌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魏後凱文章稱,1979~2008年,中國GDP年均增長率達到9.8%,其中2001~2008年達到10.2%,這種高速增長態勢主要是依靠城市經濟的超高速增長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來支撐的。以2007年為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生產總值匯總的增長率為14.2%,而全國28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生產總值增長率高達15.3%,其中市轄區增長率高達15.6%。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目前城市經濟已經成為支撐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核心力量。然而,長期以來,中國的城市發展基本上走的是一條外延擴張的發展道路,屬於一種典型的粗放型發展模式。這種發展模式以高增長、高消耗、高排放、高擴張為基本特征,建立在資源的高消耗和“三廢”的高排放之基礎上的。比如2007年,中國GDP約占世界總量的5.9%,而水泥消耗占世界的47.3%,一次能源消耗占16.5%,其中煤炭占41.1%,石油占9.2%,粗鋼表觀消費量占32.4%,鋼產品表觀消費量占33.9%。按照國際能源署發布的數據,2007年中國CO2排放量已占世界總量的21.0%,儘管中國人均CO2排放量與世界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只相當於OECD國家的41.8%,但單位GDPCO2排放強度卻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16倍,是OECD國家的5.37倍。這種以高增長、高消耗、高排放、高擴張為特征的粗放型城市發展模式,帶來了城市空間的無序或低效開發、城鄉發展失調、社會發展失衡、大城市迅速蔓延等諸多弊端。隨著資源和環境壓力日益加大、市場競爭不斷加劇以及居民消費觀念的變化,這種以高增長、高消耗、高排放、高擴張為特征的粗放型城市發展模式日益暴露出諸多弊端,已經越來越難以為繼。

  文章認為,當前,中國城市正處於一個全面轉型的新階段。新階段城市轉型的原因有4個方面,一是城市的發展理念正在發生大的轉變,二是城市面臨著資源環境的約束在不斷加大,三是技術進步和居民消費需求的變化,四是中國的經濟發展到目前為止已經進入了一個重要的轉折期。正是基於這種背景,所以城市轉型是未來中國經濟轉型的關鍵。

  未來城市轉型的覆蓋地區肯定要全面轉型升級,但中西部地區應有差異。中國未來城市轉型,一方面要趕超,一方面要轉型,把趕超轉型有機地結合起來。按照城市人均收入,5000美元以下工業化加速,5000-10000美元著重提高工業化質量,超過10000美元未來應該朝高端化和服務化方向發展。從城鎮化轉型來看,未來主要是提高城鎮化的質量,城鎮化可能會從加速推進向減速推進轉變。從去年的情況來看,中國城市化率已經超過了51%,未來5-10年,將是中國由鄉村型社會向城市型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未來要推動城市全面轉型的核心就是要建立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和諧有序的新興科學發展模式,走集約、創新、融合、和諧、綠色、特色發展之路。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