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蘇聯特權階層的腐敗造就民眾的冷漠

http://www.CRNTT.com   2013-01-26 10:14:58  


 
  不過,在長達幾十年的歲月里,還是存在為了改變自己的物質或者精神生活而奮起抗爭的人們。比如,高爾基的秘書克留奇科夫就向羅曼?羅蘭講述了1930—1931年期間蘇聯爆發的“重大農民戰爭中的事件,這次戰爭與1919年至1920年間的國內戰 爭 同 樣 殘酷”,“尤其在西伯利亞、北高加索和烏克蘭。在烏克蘭,農民毀滅了巨大的糧食儲備,毀滅了全部收成,他們只能餓死。在高加索,到了殘害自己的牲畜的地步。反抗是強烈的和狂熱的”,“現在農民被制止住了”。

  工人罷工也被及時平息下去,1962年6月1日蘇聯新切爾卡斯克市工人因為不滿物價上漲過快、工資額被削減而舉行了大規模的罷工,結果,蘇聯政府在動用軍隊和坦克之後,平息了此次工人罷工事件。此次罷工事件共造成23名工人被打死,40多人受傷,116人被追究刑事責任。

  完善的國家機器、高效的反應機制、嚴酷的懲罰措施,迫使人們更多地學會了以沉默來表達心中的不滿。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人們最終對現實的蘇聯社會主義模式及其體制感到絕望,卻又無可奈何、無能為力,那麼,沉默、冷漠便成了唯一的態度和選擇。當現實的蘇聯社會主義模式及其體制最終走到其生命盡頭的時候,蘇聯民眾多年抱持的沉默、冷漠必然就演變成了凜冽而決然的拋棄,而不是像1918年新生蘇維埃政權遭遇資本主義國家聯合剿殺或者1941年夏天蘇聯遭受德國納粹軍隊入侵時那樣舍身忘死地去捍衛現政權。

  2011年9月24日,俄羅斯聯邦共產黨在莫斯科舉行了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俄共中央委員會主席久加諾夫在向大會所作的報告中談到:“群眾性的表示支持蘇聯政權的遊行示威本可以讓一切都一如既往地很正常。但是,當時同志們已經不再會或者忘卻了到街頭去發動。”遺憾的是,久加諾夫先生在這裡並沒有作出解釋:為什麼“當時同志們已經不再會或者忘卻了到街頭去發動”?其實,一言以蔽之,哀莫大過於心死!

  因此,蘇共亡黨、蘇聯解體緣於蘇聯斯大林社會主義模式及其體制,以及這種模式和體制孕育並激化的蘇聯特權階層及其腐敗兩大因素的互動,以及這兩大因素引發的第三個重要因素,那就是蘇聯民眾對這種模式和體制的心死、絕望和拋棄。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