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日本家電企業全面衰退時代已經到來?

http://www.CRNTT.com   2013-01-29 11:30:16  


 
  鬆下:等離子,液晶,還是電池?

  鬆下的巨虧,主要來自於電視機領域,特別是備受爭議的等離子電視。

  鬆下雖是以私人企業的方式起家,但並沒有沿用家族世襲的傳統,而是像普通上市公司那樣,由熟悉公司業務的企業內員工出任董事長、總裁。以生產電視著稱的鬆下,歷任的中村邦夫董事長、大坪文雄總裁都十分熱衷於電視業務。到了現任總裁津賀一宏的時代,鬆下內部對於電視業務,特別是等離子電視的前途有了比較多的爭議。

  並非電視業務專家的津賀,認為市場並沒有接受等離子,花太多的錢去開發,風險很大。但熟悉電視業務的中村和大坪則認為,等離子的市場還沒有完全開拓出來,等離子在技術和成本上仍然能與液晶一爭高低。由於爭執不下,鬆下目前採用的是等離子和液晶兩條腿走路的辦法,但等離子電視還是導致了不少虧損,液晶電視方面也沒帶來什麼利潤。

  “在關西投資的兩個等離子電視工廠,至少讓鬆下損失了3000億日元”,一位常年採訪鬆下公司的日本記者告訴本刊記者。

  與此同時,鬆下也一直在尋求其他方面的出路,比如電池領域。

  這些年來,“創能”一直是鬆下提出的重要口號。在大坪文雄任總裁之前,鬆下並未看好電池業務,並在企業改革中放棄了對電池的重點扶持。因此鬆下雖然有電池業務,但漸漸地已經不能和三洋電機相比。

  但在使用電池作為風能和光伏的儲電方式以及汽車領域電動車愈發成為產業的未來之後,鬆下意識到電池業務的重要性。於是他們在2011年選擇併購三洋電機。三洋在家電方面與鬆下大多“撞車”,但三洋在電池業務方面卻是個佼佼者。

  但鬆下併購三洋並沒有立刻帶來明顯的效益。“鬆下選擇的併購時機出了問題,在併購上前前後後損失了差不多5000億日元”,一位熟悉鬆下的日本觀察人士告訴本刊記者。

  而2012年整個太陽能和光伏發電行業都處於低穀,很難見到在這方面獲得效益的企業,鬆下未能例外也在預料之中。此外,本來在美國占有一定市場的鬆下手機(由三洋代工,但這些年三洋代工已經拼不過台灣富士康),也退回到了日本本土。

  總裁津賀一宏坦承,在電視、電池、手機方面的虧損,是鬆下本年度出現赤字的主要原因。如何讓家電和電池業務體現優勢,並在此之外開拓出新的業務範圍,鬆下正處在困惑之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