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你所不了解的“中國式離婚”

http://www.CRNTT.com   2013-02-01 12:59:38  


 
犯罪與不幸的童年 

  去年,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對100名少年犯的抽樣調查顯示,有近60%來自於離異家庭。 

  據天津社科院研究員關穎的一次關於“城市閑散未成年犯”的調查,少年犯中認為父母關係不好的占34.89%;而對照組的普通孩子中,只有9.9%的人認為父母關係不好。其次,少年犯中承認自己與父親、母親關係不好以及遭受暴力侵害者的比例,也大大高於普通的城市青少年。 

  “犯罪的孩子都有不幸的童年,他們的童年都是很坎坷的。”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尚秀雲法官告訴《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 

  談起離異家庭的子女容易犯罪的原因,她說,夫妻離異之前,他們的爭吵、打罵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孩子感受到的不是人間的溫暖、和諧、友好,他感悟到的是人與人的反目為仇、冷漠無情、殘忍、暴力。他感悟到這種情感,就會用這種情感對待他人、對待社會。 

  2002年北京“藍極速”網吧事件中,25人喪生火海。縱火者是4個孩子,他們都來自離異家庭。其中,年齡最小的張某只有13歲,他的父親是出租車司機,在外面作風不好,回到家就打他媽媽,逮著什麼就拿什麼打。有一次,媽媽一下子撞到電視機上,屏幕都被撞得粉碎。 

  “這幾個孩子在學校就向同學要錢,誰要不給,他們就往死裡打。同學們都特別怕他們,讓誰帶錢誰也不敢不帶。”尚秀雲說,後來這種惡習積累多了,他們就去放火。“這些孩子給社會造成了不穩定因素,我認為父母是非常有責任的。” 

  這些因為父母離異而受心理疾病困擾甚至走向犯罪的孩子,他們的下一代會是怎樣?尚秀雲表示,這將會“惡性循環”。 

  洪寶瑟告訴記者,有很多離異家庭的孩子,到青春期時就追求性生活上的新潮。如果父母雙方有一方出軌,他們的孩子則更容易在性生活上放縱自己。 

  而目前大學生同居者更是普遍,其中不乏“玩玩而已”者。“兩人根本沒打算結婚,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誰也不對誰負責任。這就是家庭不負責任的世襲,在這種世襲的情況下,什麼時候能夠組織一個家庭,對這個家庭一輩子負責?”洪寶瑟有些擔憂,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每一個家庭穩定了,社會才能穩定。 

  婚戀觀的世襲則被一份報告印證。在一份題為《為什麼婚姻重要——美國社會科學研究的21個結論》的報告中,其中有一個結論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後來發生非婚生育和遭遇離婚的可能性高於完整家庭的孩子。”在美國,非婚生育和離婚好像遺傳病一樣代際傳遞。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女孩,比雙親而又穩定的家庭中長大的女孩做未婚媽媽的可能性高3倍;單親家庭的孩子後來的離婚率也比普通孩子高兩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