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解密六十年來中朝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3-02-23 09:24:41  


括號中百分比為蘇、中對朝貿易額占朝鮮貿易額的比重。
 
  2、1965年之前朝鮮支持中國反對蘇聯,中朝進入“蜜月期”

  隨著中蘇論戰的逐步升級和中蘇關係的逐漸惡化,朝鮮的中立政策就難以為繼了。由於不認同赫魯曉夫的“和平共處”外交政策等原因,1965年以前朝鮮更加傾向於保持同中國的親密關係。比如針對蘇共帶頭指責中共的情況,1963年1月朝鮮《勞動新聞》發社論明確表示:“朝鮮勞動黨反對片面攻擊中國共產黨,認為這種做法危及社會主義陣營的團結,使和平和社會主義的共同事業蒙受嚴重損失,等於參加敵人的反華大合唱。”而到1963年中蘇公開論戰時,金日成明確表示:(1)朝黨不怕國際共運的分裂,朝黨早就在思想上同赫魯曉夫分裂了;如果中國同赫鬧翻,朝黨堅決同中國站在一起;(2)朝黨不願站在第二線,已組織了“秀才”班了,準備參加論戰,並且準備“點名”批蘇;(3)朝黨支持召開左派亞洲黨會議,並願意出面向其他黨做工作。此外,在中印邊境衝突中,朝鮮也明確支持中國。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中朝關係進入了前所未有的“蜜月期”。在這段時間內,中朝之間締結了兩個至關重要的協定:(1)1961年7月11日締結了《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該條約第二條規定,“締約雙方保證共同採取一切措施,防止任何國家對締約雙方的任何一方的侵略。一旦締約一方受到任何一個國家的或者幾個國家聯合的武裝進攻,因而處於戰爭狀態時,締約另一方應立即盡其全力給予軍事及其他援助”,從而確立了中朝軍事同盟。(2)1962年10月12日周恩來和金日成在平壤簽署了《中朝邊界條約》,在此條約的基礎上,1964年3月20日,中朝兩國在北京締結了《中朝國境的議定書》,將長白山一帶的邊界從1909年《圖們江中韓界務條款》規定的石乙水線退讓到接近於朝方的主張線,將白頭峰和天池的一大半(朝鮮54.5%、中國45.5%)劃給朝鮮,白頭峰後被朝鮮改名叫將軍峰。後來經過1972年至1975年進行的中朝第一次邊界聯檢,確定中朝邊境的沙洲、島嶼61個,其中劃歸中方13個。“這是對朝鮮相當有利的分割。”正因為如此,在中朝矛盾深化的“文革”期間,參與此事的延邊朝鮮自治州州長朱德海受到紅衛兵的殘酷迫害。紅衛兵罵他是“賣國賊”,“連從鴨綠江中國一側登上白頭山山頂的公路都出賣給了朝鮮”。

  朝鮮勞動黨對中共公開的支持招來了蘇聯的一系列反制措施。1962年蘇聯決定暫時延緩對朝鮮的軍事及經濟援助,並於1964年正式停止對朝鮮的軍事援助。1963年,朝蘇關係除貿易外,已沒有什麼了,這讓朝鮮遭受到了巨大損失。…[詳細]

  3、60年代後期中國奉行革命外交,朝鮮為了獲取蘇聯援助與中國疏遠

  參與中蘇論戰對朝鮮而言畢竟弊多利少。蘇聯的政治孤立和經濟封鎖也給朝鮮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蘇聯從1965年勃烈日涅夫上台起起,開始調整外交政策加大爭取朝鮮的力度。而朝鮮為了得到更多的援助,也開始遠離中國轉而親近蘇聯。中國在對外關係中以蘇劃線,非友即敵,這自然影響了中朝關係。加上在隨之而來的“文革”中中國推行革命外交,雙方關係更加惡化。部分紅衛兵針對朝鮮的“背叛”指責金日成是“修正主義者”、“赫魯曉夫門徒”,消息傳到朝鮮,金日成聞訊大怒,當即下令搗毀志願軍烈士陵園,將烈士碑統統打爛,包括毛岸英的墓碑也被砸。從1965年開始,兩國在邊界問題上多次發生爭端,中國方面一度在1968年關閉中朝邊界中方通道。1966年10月,中國共產黨機關報《人民日報》和朝鮮勞動黨機關報《勞動新聞》停止交換各自重要新聞素材。1967年底,中朝兩國都撤回各自的大使,暫由臨時代辦處理日常事務。而在朝鮮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館裡陳列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史跡材料也被悄然替換。從1966年下半年至1968年底,朝鮮報刊發表一系列評論性文章,通過批評“左”傾機會主義、教條主義、大國主義和沙文主義來影射中國。中朝關係陷入前所未有的緊張和僵持狀態,在中朝邊境,丹東中斷了與朝鮮的一切來往不說,還成為雙方叫板的前沿陣地。曾到朝鮮拉電線的王景昌記得,白天,雙方的高音喇叭在鴨綠江兩岸互罵對方“變修”。晚上,他參加單位的工宣隊去江邊站崗,防止對面有人偷渡過來。

  4、七八十年代,朝鮮在中蘇之間奉行“等距離”原則,中朝關係比較平穩

  1960年代末期,蘇聯急於對美和解,不支持朝鮮的對抗行為,令朝鮮大為不滿。而中國則飽受激進政策之苦,外交陷入困境。因此,從1968年起雙方都開始努力採取措施改善雙邊關係,結束兩國緊張狀態。毛澤東在1969年承認,中朝之問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是中國的過錯,中國內部有人搞大國沙文主義,搞極左。1970年4月周恩來訪問朝鮮期間,向金日成就“文革”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解釋和說明,消除了“文化大革命”以來兩國之間產生的隔閡和誤解。至此,中朝關係再次恢復正常。此後直到1992年,中朝雙方的關係都處於平穩狀態。但朝鮮始終在中蘇之間謀求平衡,以獲得兩方面的援助和支持。而相對來說,朝鮮對蘇聯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強,而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則不斷減弱,這從朝鮮對外貿易的額度可以略窺一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