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安讓我們自豪又自卑

http://www.CRNTT.com   2013-03-01 14:46:06  


李安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李安,是因為他獲得了自由創作心態。
  中評社北京3月1日訊/羊城晚報日前登載文章何龍“李安讓我們自豪又自卑”表示,一直以來,我們承認在物質上遜人一籌,卻自認為在精神和文化上高人一等;现在,在物質上,我們與發達國家的距離是在逐漸縮小,但在文化上,差距並不見得拉近,在某些領域甚至越拉越遠。

  憑著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再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這是李安繼《斷背山》之後第二次獲得最佳導演獎;算上電影《臥虎藏龍》獲得最佳外語片獎,李安已經三次問鼎奧斯卡了。

  李安獲獎自然讓華人自豪,但也讓人感到酸澀。我們對奧斯卡的感情,經歷了有時愛有時恨,有人愛有人恨,既愛又恨,既愛又怕的過程。但不管是愛是恨,它評出的作品都被爭相觀看。

  在漫長的時間裡,我們都無緣問鼎世界上最有影響的兩大文藝獎——諾貝爾與奧斯卡獎,如今在這兩大獎的頒獎台上,都出現了中國人的面孔,這當然令人高興。但作為擁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國,我們卻總是成為技術與藝術世界峰會的旁觀者。在技術上,我們還陶醉在年代久遠的四大發明中。我們給他人的發明打下手,造就了龐大的體力勞動大軍,為發達國家“組裝發明”或生產配件。在藝術上,我們自豪於同樣古老的四大名著中,“四大”之後,只有“自大”。

  藝術水平的評判不像技術那麼直觀,這給人以自欺欺人的可能。而且文明程度越低,就越難對文藝作品做出公正的評價——哪怕在文化一片肅殺的“文革”期間,我們仍然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大國。但隨著媒體的發達,視野的開闊,文化上的“夜郎”已經沒有那麼容易自大了。

  一直以來,我們承認在物質上遜人一籌,卻自認為在精神和文化上高人一等。在物質上,我們與發達國家的距離是在逐漸縮小,但在文化上,差距並不見得拉近,在某些領域甚至越拉越遠。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