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委員朗誦《沁園春-霾》釋放什麼信號

http://www.CRNTT.com   2013-03-07 11:10:00  


 
《沁園春-霾》折射的信號

  2013年03月07日10:15 來源:荊楚網 作者:陳良強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駐地看望了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的科協、科技界委員,並參加他們的聯組討論。中科院院士、政協委員姚檀棟當著習總書記的面背了幾句被大家調侃的《沁園春.霾》,“北京風光,千里霧霾,萬里塵飄……空氣如此糟糕,引無數美女戴口罩”,現場發出一片笑聲。(3月6日《中國青年報》)

  兩會之前,從揮之不去的霧霾,到談之色變的地下水,環境話題受到舉國上下的高度關注。可以這麼說,環境問題是長期以來片面追求GDP粗放式發展所累積的惡果。難怪全國人大代表、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崇泉在安徽代表團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說,環境污染讓中國又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從求溫飽到要環保、從重生活到講生態,生活條件提高之後,公眾的環保意識和權利意識空前提高。將“美麗中國”寫入十八大報告,保護環境更是執政黨的執政追求。可以說,清新的空氣和乾淨的水,是全國人民上下同欲,共同追求的“中國夢”之一。

  從1979年制定第一部環境法開始,全國人大已經制定了30多部相關法律,為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法律基礎。如果說過去的主要問題在於“無法可依”,那麼今天的突出矛盾則表現為法律的執行和落實。

  “要採取切實的防治污染措施,促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下決心解決好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大氣、水、土壤等突出環境污染問題,改善環境質量,維護人民健康,用實際行動讓人民看到希望。”這是《政府工作報告》所提出的要求,更是13億人的殷切期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