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幹部公選與政壇“黑馬”

http://www.CRNTT.com   2013-03-13 10:42:19  


劉道偉 圖
  中評社北京3月13日訊/近幾年,一批 “80後”、“90後”公務員,借助於“幹部公選”的官員選拔機制,紛紛進入仕途的快速升遷通道,成為中國政壇上引人關注的“黑馬”群體。與之同時,人們也發現,由於現行的公選制度在制度設計上為人為操縱公選的過程提供了空間。

  從2009年“最年輕市長”時任湖北宜城市市長的周森鋒起,一時之間,“80後”幹部迅速上位的“爆料”總能成為輿論的熱點。網絡和民眾也陷入了對年輕幹部“逢提必疑”的怪圈。

  最新一個“中招”的是遼寧省東港市副市長董海濤。這個被網民稱為“80後美女副市長”的31歲女幹部,因為其快速升遷,在近期招致新一輪“爆炒”。外界紛紛質疑:“美女副市長”快速升遷的背後,是否隱藏著某些不可告人的“潛規則”?

  此前,擬任為湖南湘潭市岳塘區發改局副局長、被稱為“湘潭神女”的“90後”女幹部王茜,剛被網民“拉下馬”。若再向前回溯,29歲就擔任湖北宜城市市長的周森鋒,生於1989年、工作剛半年便成為甘肅武威副縣級幹部的焦三牛等人,也先後捲入過相似的爭議漩渦中。

  近幾年,一批 “80後”、“90後”公務員,借助於“幹部公選”的官員選拔機制,紛紛進入仕途的快速升遷通道,成為中國政壇上引人關注的“黑馬”群體。與之同時,人們也發現,由於現行的公選制度在制度設計上為人為操縱公選的過程提供了空間,因此,面對迅速崛起的“政壇超女”、“政壇快男”們,相關的懷疑與爭議也就難以避免了。

  原本系杜絕“跑官買官”等不良風氣,試圖為公務員晉升創造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環境的公選制度在今後如何趨之完善,挽回其曾經的公信力,從而走出當前社會各界對年輕幹部“逢提必疑”的怪圈,成為擺在執政黨組織部門面前的一大課題。

  “賽場”上的“政壇超女”

  公開選拔幹部制度(即公選制度)是最近10多年才納入我國公務員制度中的,這也是我國對傳統的領導幹部選拔制度作出的一項改革。2002年中共中央《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首次提出,“公開選拔、競爭上崗”是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的其中一種方式。在此之前,各地均由組織部門及個別領導“包辦”了官員晉升的提名權,也即所謂的“書記定盤子、書記辦公會統一意見、常委會或全委會票決”。

  為了改變“由內部人從少數人中選少數人”的做法,2004年,《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幹部工作暫行規定》明確提出了“一般應當公開選拔”領導幹部的5種情形。也是在這個時期前後,全國各地出現了幹部 “公選”的熱潮,其中以四川、江蘇的探索最為豐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