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黃浦江死豬事件看自來水安全

http://www.CRNTT.com   2013-03-15 10:35:49  


 
離直飲有多遠?

  在2007年6月29日衛生部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法制晚報》記者提問:“新標準實施以後,自來水是不是可以直接飲用了?”

  鄂學禮答道:“制定這個標準的初衷是這樣的,如果飲水全部達標的話,是可以直接飲用的。中國人本身有喝開水的習慣,在真正使用的時候,大家會有一些疑慮,中國人還不習慣直接飲用自來水。如果自來水達到這個標準,就可以直接飲用。”

  然而,老百姓大多仍不敢直接飲用自來水。《新民周刊》走訪了上海幾所中小學,發現普教系統公辦學校有許多安裝了直飲水淨化裝置。有政教老師坦言,學生家長大都非常贊成安裝直飲水淨化裝置。而老師們也教育同學:“自來水是不能生飲的。想喝水,還是要通過淨化裝置取水。”

  一些地方為了找到好的水源,不惜上下而求索。上海已經實現了金山、奉賢、青浦、鬆江和閔行的水廠在黃浦江上游取水。即便如此,上海市水務局2013年工作會議傳出的訊息是,“有關部門曾經研究,在青浦地區引水過來服務上述5個區,甚至考慮從東太湖直接建一個水庫取水過來,但都感覺不夠理想,目前仍沒有明確的水源地方案。”

  然而自來水能不能直飲不僅取決於水源,還取決於標準、工藝和管道狀況。中國各地自來水處理工藝各有不同。

  “北京,尤其四環以內的主城區,水廠普遍上馬了深度處理工藝,水網管道大部分更新,因此離直飲水距離最為接近。

  “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大型城市,部分水廠上馬了深度工藝,但是因為主城區管道老舊等原因,目前無法實現直飲。

  “其他省會城市,僅有少數城市上馬了部分深度處理工藝,因水源、管道等原因,部分城市水廠屬問題水廠。

  “上千座地級城市、縣級城市,除少數城市外,因水源差、深度水處理工藝缺乏等,有大量的問題水廠。”

  2012年,有媒體曝出中國自來水近五成不合格,無城市實現直飲。

  根據朱宏《長江流域城市水源水、自來水水質變化趨勢及其改進對策研究》一文介紹,飲用水處理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與飲用水水源污染的加重有關,也與人們對飲用水水質要求及相關標準提高有關。

  從1804年世界上第一座城市慢砂濾池水廠在英國派斯利建成起,飲用水淨化技術也從最初的簡單沉澱淨水方法到傳統的常規處理方法,以及發展到現在的飲用水深度處理工藝。最初人們採用了自然沉降、格栅截流等簡易的水處理方法,接著發現了用砂子過濾去除細微懸浮物的方法,同時出現了混凝預處理,並開始建造城市水廠。

  飲用水處理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60年代。在此階段,歐美一些城市由於排放的污水、糞便和垃圾等使地表水和地下水源受到嚴重污染,造成霍亂、痢疾、傷寒等水傳染疾病的多次大規模曝發和蔓延,奪去成千上萬人的生命。這些慘重的教訓促進了飲用水去除和消滅細菌技術的發展。此階段的代表性工藝流程為混凝-沉降-砂濾-加氯消毒,即當今的飲用水常規處理工藝。

  第二階段是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隨著工業和城市的迅速發展,飲用水水源不僅受到更多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的點源污染,而且受到更難控制的城市街道徑流水和農田徑流等和垃圾滲透液的非點源污染。1974年到1975年,在美國80多個主要城市的調查結果證明,自來水中廣泛存在消毒副產品,而且在氯化過程中形成。根據英國、美國和荷蘭的一些流行病學專家的調查研究,長期飲用含有多種微量污染物的自來水,致癌、致畸形,致突變。因此,從飲用水中去除這種污染物尤為重要。國內外今年發展出的深度處理技術主要可分為強化“混凝-沉澱-過濾”、吸附技術、氧化技術、光化學處理技術、生物預防技術、離子交換技術、膜分離技術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