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朝鮮為何退出停戰協定

http://www.CRNTT.com   2013-03-16 10:34:28  


朝鮮宣布將不承認朝鮮停戰協定
朝鮮戰爭期間,毛澤東會見金日成
  中評社北京3月16日訊/近日,朝鮮半島局勢再次緊張,朝鮮宣布不再承認有60年歷史的朝鮮停戰協定,並終止板門店美朝軍事聯絡電話。

  實際上,這協定只是暫停戰爭的“停戰協議”,並非真正結束戰爭的終戰和平條約,且早已沒實質約束力。可就這麼個約束不強的協議卻幾經波折才簽訂。那麼,協定究竟是怎樣簽訂的?朝鮮退出這個沒實質約束力的協定,又出於什麼目的?

朝鮮停戰協定是怎樣簽訂的

  1952年,此前一直主戰的朝方不想再打,希望盡快結束談判達成停戰

  朝戰停戰談判曠日持久。1952年下半年,雙方基本力量平衡,停戰談判也陷入了僵局。和談膠著在戰俘問題上。中國主張戰俘完全遣返,美國卻主張按比例遣返或自願遣返。事實上,朝鮮戰俘中有很多人是在韓國那邊招來的兵,美國人認為這些人要釋放也是回到韓國這邊的家;而在志願軍那邊,也有類似的情況,美國人認為這些人釋放後想去哪也應該遵循自願原則,後來的確也有些人去了台灣。 

  停戰談判陷入了僵局之時,此前一直主戰的朝方卻不想打,主張寧可在談判中讓點步,也要盡快停戰。朝方轉變態度主要原因在於美軍的轟炸給朝鮮帶來嚴重損失,1952年2月,蘇聯駐朝大使拉祖瓦耶夫向莫斯科報告說:“金日成在與南日討論談判陷入死胡同的原因時表示了這樣一種看法:應該建議簽訂停戰協定,而把所有未解決的問題移交給政治會議去研究。金日成認為拖延談判是不利的,因為美國的空軍正在繼續給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造成慘重的損失。他看不到繼續就戰俘問題進行爭論有什麼合理性,因為這些爭論正在導致更大的損失”。

  至於戰俘問題,金日成認為,志願軍的多數戰俘出自國民黨軍隊,在政治上上不可靠,所以“為了他們去鬥爭沒有特別的意義”。“金日成指示南日弄清楚中國人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並建議以李克農的名義在戰俘問題上做出讓步”。實際上,金日成主張放棄“全部遣返”的原則,還有一個迄今為止不為人知的背景,即他也主張扣留南朝鮮的戰俘。據後來蘇聯報告,“朝鮮同志認為將大量的南朝鮮的戰俘扣留下來,讓他們在北朝鮮從事各種繁重的體力勞動比較好,而無須去考慮他們要求返回自己家鄉的願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