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易鵬:從李克強答記者問看中國之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13-03-18 10:25:15  


3月1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會見采訪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中國網記者 楊佳攝影
  中評社北京3月18日訊/3月17日,中國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首次會見中外記者。學者易鵬今天撰文“從李克強答記者問看中國之變化”表示,從李克強答記者問透露出來的各種信息,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3月17日,中國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首次會見中外記者無疑是海內外媒體聚焦點,成為外界觀察其執政思路、施政方向和個人風格的一個重要平台。在這首次記者會上,李克強展現出了其懂經濟、推改革、重民生的形象,首次記者會的成功將有利於其未來施政。而從李克強答記者問透露出來的各種信息,也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進入到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第一個變化表現在記者會更關注中國改革,表明中國正進入到改革攻堅期。這次對比前兩次新任總理的記者會圍繞改革的話語明顯增多,表明中國社會上下對於進一步推進改革的強烈願望。中國通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極大的解放了生產力,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之前的改革紅利逐漸消失,要破除當前中國存在的各種問題,需要再次向改革要紅利。換言之中國到了需要重新啟動一次大改革的時期了。從記者會上李克強對於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的詮釋,以及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改革方向等表態來看,中國政府也在積極回應全社會這種推進改革的呼聲。如這次中國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就希望通過進一步明確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向社會和企業放權,形成政府、市場和社會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恰如李克強本人所言,改革要觸動固有的利益格局,現在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及靈魂還難,由此可見中國推進改革的難度。未來中國能否更好的推進改革,需要主政團隊的勇氣、智慧和執行力,也需要中國全社會就改革進一步形成共識,彼此妥協,破除當前利益固化的現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