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傅靖生:文革中 我鬥了我爸

http://www.CRNTT.com   2013-03-29 12:29:11  


 
  63年後回故里

  2013年3月5日,我回到故里廣西岑溪古太村,63年前,我從這裡逃亡。

  古宅是青磚碉樓別墅,四棟拆了兩棟。我小時玩耍的回廊依舊,挨著我讀書的屋子二樓正廳曾是貧下中農委員會的辦公室,磚墻上“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的大標語上掛滿了蜘蛛網。

  爺爺建立的古太中學,依舊伫立在山崗上,門框的墻口有他書寫的楷書:古今書可讀,太上德長修,橫批是古太學校。黃底黑字,大大的,遠在村口就清晰可見。圓拱下有文革遺存,紅太陽焊在鐵門上,鐵條放射代表光芒,上面有八個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小小的,稍不留神就被忽略了。

  多年尋親現在有了結果:生父黃健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步兵科,第五戰區司令部少將參謀,抗戰勝利後代表中國政府,接收廣州。1947年任台北師管區參謀長,在台灣2.28事件中因拒絕向民眾開槍,被蔣介石嚴懲,革職免死。歿於1968年,享年61歲。

  爺爺黃桂丹,岑溪縣四任縣長,下屬李宗仁任第三縱隊司令,阻擊日寇未能進入古太境內。他樂善好施,口碑極佳。廣西解放前,曾以一個連的兵力保護李濟深(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過境免遭特務暗殺,功載國民黨黨史。歿於1961年,享年72歲。看兩人過世的年份正是我惡遭原罪的時候,簡直讓我唏噓不已!

  如今,媽媽陶庭弼,爸爸傅博仁,岳父趙瑞蕻都先後過世,楊苡媽媽依舊健在。在以後的幾十年中,我從未覺察到四老有任何的責怪,爸爸幾乎逢人便說,一生做的最對的一件事就是收養了我。楊苡媽媽還送我禮物,一個小盒裡裝著一個雕塑少年,盒蓋上寫著:小傅,永遠做個快樂的少年。

  他們充滿人性的品格,讓我高山仰止。在他們眼中我是孩子,孩子做事即便荒唐,也情有可原。但是,我不能因為情有可原就原諒自己,我為我給他們帶來的痛苦而永遠愧疚。

  這是我撰文的本意。

  人物簡介:傅靖生 (1944.4—) 別名阿傅,廣西岑溪人。中國著名攝影師、電影導演、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攝影家協會、瑞士日內瓦國際著名藝術家協會會員。獲美國密蘇大學埃德.和斯諾教授榮銜。196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附中,1966年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畢業。 歷任中國農業電影制 片廠攝影師, 中央電視台高級電影攝影師。作品有《人不是含羞草》、《晚霞》(連環畫) ,木刻《SNON》(斯諾)、《老舍》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