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禁用“特供”,更須向“特權”說不

http://www.CRNTT.com   2013-04-02 11:22:14  


有關方面應該有所警覺,禁用“特供”標識之後,還要謹防特權的使用更加低調而隱蔽。
  中評社北京4月2日訊/日前,國管局、中直管理局等五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嚴禁中央和國家機關使用“特供”“專供”等標識的通知》,根據通知要求,嚴禁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及所屬行政事業單位使用、自行或授權制售冠以“特供”、“專供”等標識的物品。對此輿論指出,“特供”的要害是特權,消除“特權”滋生的土壤,就是要規範權力的運行,需要權力的運行公開、透明,接受社會監督,同時,通過法律和制度建設將權力關進籠子裡。

新京報:禁用“特供”,更須向“特權”說不

  2013-04-01 09:52:19

  日前,國管局、中直管理局等五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嚴禁中央和國家機關使用“特供”“專供”等標識的通知》,根據通知要求,嚴禁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及所屬行政事業單位使用、自行或授權制售冠以“特供”、“專供”等標識的物品。

  去年,多個部門下發通知,禁止商家使用“特供”“專供”等標識,起到了不錯的效果。此次,國管局、中直管理局再次下發通知,則將管束的對象指向了黨政機關,值得肯定。

  那些印著某某黨政機關、國企名稱的“特供酒”等等產品,傷害了黨政機關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顯然,那些掌握權力者享受著“特供”的種種好處,怎麼還會和民眾同呼吸、共命運?“特供”的背後就是特權,禁用“特供”、“專供”標識,也就是向特權說“不”。

  現在,各種“特供”亂象紛呈。媒體曝光的不只是有茅台、五糧液等“特供”酒,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企業也打起了“特供”牌。從四川監獄系統特供五糧液,到河南檢察院特供酒,種類繁多。特供的物品從煙酒到菜蔬,琳琅滿目,商家還借此炒作,杜撰出很多冒牌的“特供”產品。這種亂象所呈現出的,是從商家到某些機關,對權力的崇拜,以及擁有權力的優越感。

  禁用“特供”標識,可能會很快見效,不過,要消除特權滋生的土壤,則並不那麼容易。不排除一些機關單位確實不再用“特供”標識了,但實質上仍在享用著從煙酒到蔬菜等特供產品。對此,有關方面應該有所警覺,禁用“特供”標識之後,還要謹防特權的使用更加低調而隱蔽。

  禁用“特供”,向特權說“不”,需要與轉變作風聯繫起來。十八之後,中央出台“八項規定”、“六項禁令”,改進工作作風、會風、文風。改進作風不只是厲行節儉、反對奢侈浪費,反對“特權”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領導人出行不封路、嚴格執行公務車輛配備和公務接待標準等,目的也很明確,就是反對特權。一些黨政機關使用“特供”、“專供”標識物品,正是一種不良的作風,而且影響極壞,和公款吃喝一樣令公眾反感。所以,各地各部門也有必要跟進,從取消“特供”開始,向各種“特權”說“不”。

  另外,“特權”意識的存在,本質上是因為權力失範、職能錯位。在一些官員的眼中,權力不是為民眾服務,而是為領導服務,為本部門服務。掌握權力者應該謙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而不應謀求特殊利益,或以“特供”自利,以“特權”示人。消除“特權”滋生的土壤,就是要規範權力的運行,需要權力的運行公開、透明,接受社會監督,同時,通過法律和制度建設將權力關進籠子裡。

  禁用“特供”,反對“特權”,當然還需要依法進行監督、問責,鼓勵民眾監督、曝光。希望,通過標本兼治,權力運行更加清廉、高效。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