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陳丹青:我的名聲反倒連累了木心

http://www.CRNTT.com   2013-04-03 12:31:17  


知名畫家 陳丹青
  中評社北京4月3日訊/3月31日下午,“文學史的另一種可能”座談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這也是國內高校首次就已故作家木心的文學創作及學術思想進行研討。木心的學生陳丹青、曹立偉,人大文學院教授程光煒、楊聯芬,北師大教授張檸以及批評家李靜、隴菲等12位專家學者參與了討論。對於張檸早前提出的“對木心評價過高”的觀點,陳丹青首次作出回應。

張檸:不能簡單地退回到古典中去

  日前,文學批評家張檸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對木心評價過高”,一石激起千層浪。作為“另一種聲音”,陳丹青特意將張檸請到現場。

  張檸坦言,因為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生態的惡劣,他原本並不想赴約。但最終“被丹青先生的真誠打動了”。他繼而又說,“丹青先生外表溫文爾雅,但是目光中分明透露出野蠻人的光芒。這是我所喜歡的,我非常欣賞狄德羅的一句話,‘批評家就是在叢林裡游走的野蠻人,他朝著路上文明的團夥噴出毒針。’”張檸笑言,自己一直以“叢林的游走者”自居。

  “大眾傳媒如此重要的陣地,學者也應該出來說話。”談到前段時間在媒體上對木心的評論,張檸表示是受報社編輯“反覆刺激”才沒憋住。他將近年在大陸廣受歡迎的台灣文學以及木心的文學歸為“輕的文學語言”。張檸擔心,因為這類帶有中國古典韵味的“輕語言”會給年輕一代讀者形成錯誤的印象,即“古典就是好的,現代的是不好的”。張檸認為,現代文學傳統的普及、傳播至今仍不夠。他舉例說,現在中文系研究生對新詩的閱讀能力還“很不著調”。“我們要充分地吃透(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而不是簡單地往後退到古典中去。”對於《文學回憶錄》,張檸則表示自己還沒讀,一定會補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