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加快解決城鎮化相對滯後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3-04-08 08:41:54  


對未來城鎮化潛力和經濟發展潛力絕不能低估
  中評社北京4月8日訊/中國城鎮化滯後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城鎮化滯後的主要原因是長遠規劃缺位、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能力建設滯後。

  中國經濟時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張立群文章表示,造城運動普遍缺少長遠目標,表現為城市基礎設施等硬件質量差、系統不配套,硬件建設與城市公共服務等“軟件”能力提高不協調。

  城鎮化滯後主要表現為水平低、步伐相對緩慢

  文章稱,中國到目前為止的城市建設和發展,基本處於自發、粗放和低水平擴張狀態。轟轟烈烈的造城運動普遍缺少長遠目標,缺少系統性科學性。表現為城市基礎設施等硬件質量差、系統不配套,硬件建設與城市公共服務、戶籍管理、社會管理等“軟件”能力提高不協調。一方面大量占用土地,消耗勞動和物質資源,另一方面則明顯限制了城市承載能力提高,延緩了城鎮化步伐。2011年中國第二、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90%,非農產業的就業比重達到65.2%;但城鎮化率為51.3%,城鎮就業人數占全部就業的比重為47%。在城鎮人口統計中,包括2億左右的非城鎮戶籍居民;城鎮人口近40%居住在鎮級地域。

  受城鎮承載能力和戶籍管理限制,進城難、留下來更難的問題不斷發展;產業在城鎮的發展空間日見狹窄。

  城鎮化滯後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

  文章分析,隨著市場機制配置資源能力增強和產業升級,製造業服務業等非農產業向城鎮集中、積聚的態勢已非常明顯,農村勞動力和人口向城鎮轉移已成為不容否認的客觀大勢。受城鎮承載能力和戶籍管理限制,進城難、留下來更難的問題不斷惡化;產業在城鎮的發展空間日見狹窄。城鎮化滯後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城市地租、房租水平不斷提高,運輸流通費用不斷提高,製造業、服務業發展環境日益趨緊。

  第二,勞動力進入城市的路徑不斷變窄,北京等特大城市人口承載能力接近飽和,農村勞動力進城的阻力不斷加大,穩定留下來的難度也不斷加大。城市市場流通體系和公共服務發展相對滯後,城市生存成本較快提高。2003—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基本生活費支出翻了一番多,對於沒有教育、醫療、保障房等基本公共服務保障的農民工來說,基本生活費支出的增長幅度還要大很多。城市進入門檻不斷提高,生活費用不斷提高,成為製造業、服務業招工難、招工貴的一個重要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