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傅高義對談秦輝:還原歷史的真實圖景

http://www.CRNTT.com   2013-05-02 11:24:33  


社會學家,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中心前主任、《鄧小平時代》一書作者 傅高義
  中評社北京5月1日訊/此間經濟觀察報日前登載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秦輝與社會學家,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中心前主任、《鄧小平時代》一書作者傅高義日前在北京大學的講演“傅高義對談秦輝:還原歷史的真實圖景”,內容如下:

鄧小平的貢獻

  傅高義:很高興來到美麗的北京大學斯坦福研究中心,並見到這麼多老朋友。大家可能知道,當初我寫這本書的初衷是給美國人看的。當時我在哈佛寫這本書時得到了很多基金會的支持,甚至還有政府的支持,所以我想,我的責任不僅是對學校的,更是對全社會的。退休後,我想寫一些能讓更廣泛的美國民眾受益的東西,讓他們能很好地了解中國的改革和發展。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國家,兩國的人民能跨越文化障礙並進行更好的交流對21世紀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學者,我想自己可以做的就是幫助美國民眾了解中國改革、發展、開放的模式。我想用最平實的、最直接的英語講述,以方便普通群眾了解這一切。在英文版出版之後,一般的反響是比較好的,但有一些書評是批判性的,他們認為我忽略了一些事情。這些都是有趣的批評,而歷史的轉變也同樣令人玩味。這些忽略使大陸中文版得以順利出版。雖然做了一些調整和修訂,以適應宣傳的需要,但我的觀點和故事基本上保留下來了。

  我認為鄧小平給中國帶來的變化不僅僅是體現在經濟上,讓人們變得更加富裕,更重要的是城市化,從而實現了從農村到城市的變遷以及整個中國市場的開放。在我看來,中國一直就是亞洲文明的中心,但它從來就不是國際社會的一部分,直到鄧小平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歷史上也曾有一些開放的時期,但只有鄧小平時代才是完全開放的、鼎盛的時期。他把中國同國際體系完全連接起來,但同時也留給中國的格局中一些沒有解決的問題。在中國這麼大的一個國家中可以建立起一層層緊密聯繫的領導體制是很重要的問題,如何進一步利用各種規則、規範去管理領導人也是如此。比如,現在社會中的腐敗問題就是鄧小平當初想要建立的這個體制中可能出現的。同時,如何通過引進國外的法律來完善國內法治建設的目標還沒有完全實現。

  直到1980年前後,很多人還在擔心會不會受到“文革”的影響。為此,鄧小平給予人民更大的自由,如果地區上的官員們取得了一些進步,他就不會再去嚴厲地懲罰他們過去所犯的錯誤。當然,他也希望能夠約束官員,不讓他們把掙到的錢只放到自己的口袋裡,也就是打擊腐敗。我們可以看到,有一些問題現在仍然存在,但這也說明現在仍然處於過渡時期。我認為鄧小平就像是一個“總經理”,他是很有能力的管理者。說他是中國改革的“設計師”並不確切,因為他似乎並沒有一個關於改革的宏偉藍圖,而一直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所以在我看來,鄧小平只是在此過程中去管理中國的改革和發展,並對這個過程進行指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