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事務委員會成蘇貞昌把弄權術工具

http://www.CRNTT.com   2013-05-03 09:02:16  


蘇式中國事務委員會頗有“圍堵”謝長廷、蔡英文之意。
  中評社北京5月3日訊/澳門新華澳報評論員富權今天撰文《中國事務委員會成蘇貞昌把弄權術工具》指出,蘇貞昌前日宣佈的“中國事務委員會”成員名單是一個精心設計的結果,這個名單安排既要在政治上阻擋謝長廷、許信良的兩岸及民共交流的主張,更要在組織上圍堵蔡英文的“二零一六”之路。詳論如下: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於去年十一月宣佈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作為黨內兩岸政策的溝通平台。但在該委員會的成員組成方面,卻是一波三折,拖拖拉拉,“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在經過五個月的溝通和討論之後,終在前日敲定,並由蘇貞昌親自召開記者會宣佈該委員會的名單,其召集人由蘇貞昌自己親自擔任,委員包括中常委游錫、前主席蔡英文、“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高雄市長陳菊、台南市長賴清德、前“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新潮流系“大老吳乃仁,共八人;尚餘一個名額,有可能是要留給已經公開拒絕的謝長廷。蘇貞昌還宣佈,“中國事務委員會”的第一次委員會議訂在五月九日舉行。該委員會的任務包括:對大陸政治、經濟及社會情勢的研判;對兩岸關係現況的檢討與未來的因應;擬定民黨與大陸交流的策略與原則等。蘇貞昌表示,他希望該委員會能成為凝聚共識的平台,能夠處理好民進黨對於兩岸之間各方面的關係。

  民進黨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的構思,本來是來自主張“和中”的謝長廷;而且蘇貞昌還曾與謝長廷達成“交易”,由蘇貞昌支持並任命謝長廷出任其主任委員,來換取謝長廷在黨主席選舉中,“保持中立,不支持特定候選人”,亦即對蘇貞昌的支持。另外,蘇貞昌此前也曾經說過,“中國事務委員會”的成員,應當包括黨內各方面利益亦即各個主要派系的代表人物。但在去年十一月主持制定《中國事務委員會設置要點》時,卻大耍花招,玩弄權術。首先是在“中國事務委員會”的定位上玩弄兩面手法,將原本作設想作為與對岸進行民共交流的平台,變成彙整黨內各派系意見的幕僚機構,與已經恢復的“中國事務部”高度重疊,而且將“大陸”一詞改為“中國”,擺出了拒絕與對岸進行交流的姿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