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三大失衡

http://www.CRNTT.com   2013-05-10 08:20:21  


 
  三是實體經濟中的許多行業產能過剩,迫使企業將資金投入到房地產和金融投機領域,以牟取比實體經濟高得多的投資收益。譬如,2013年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利潤率只有5.18%,而許多城投債和金融產品承諾的年收益率至少達到7%,有些產品收益率高達15%以上。由此必然刺激許多人放棄實體經濟,轉向金融投機。

  其次是金融體系內部失衡。一方面是貨幣金融各項指標高速增長,新增信貸年年超過8萬億元,官方利率還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卻是中小微型企業融資越來越難、越來越貴,實際支付利率越來越高。很多人都納悶兒:那麼新增信貸都跑到哪里去了?

  事實上,信貸貨幣有相當部分在金融體系內部“空轉”。貸款派生存款,存款派生貸款,金融機構相互拆解資金,相互購買各自發行的金融產品,風險套利和監管套利風生水起,熱鬧非凡,大型國企亦參與其中,樂此不疲,成為貨幣信用“二道販子”。金融業日益繁榮,資產規模日益龐大(銀行業資產總額已經突破130萬億元),實際卻是金融業“自我循環”和“自娛自樂”,沒有完全接上實體經濟的地氣。

  最後是經濟體系整體負債率越來越高,杠杆率越來越高,“頭重腳輕根底淺”,總有一天要歪倒下來。按寬口徑計算,中國政府總負債規模超過60萬億元,與GDP比例達到117%;按窄口徑計算,中國政府負債總規模接近30萬億元,占GDP比例接近60%。企業負債率則更高。負債率不斷攀升,盈利能力卻持續下降,從而必然拖累實體經濟。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