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再難也應堅持把調結構放在優先位置

http://www.CRNTT.com   2013-05-17 08:30:41  


 
  文章認為,市場對經濟增長預期過高,反映出急功近利的短視心理。經濟結構升級轉型不能只是口號,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還需要一步一步實實在在“爬坡過坎”。李克強總理不久前也提出,宏觀政策“既要站穩腳跟,更要著眼升級”,“既要對解決當前問題有針對性,更要為長遠發展"墊底子"”。從這個意義上說,只要(存量)就業穩定,就不會有規模性刺激政策出台。而房價、就業和通脹仍是觀察2013年經濟的關鍵變量。因為調結構放在了優先位置,溫和回升將是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經濟的總格局。

  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前不久召開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扎實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推進產能過剩行業調整,堅決遏制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嚴格控制"兩高"行業盲目擴張”、“切實加強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把環境保護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再清楚不過,這些措施與規模性刺激政策是不搭調的。

  關於結構調整,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經濟工作會議還提出,要“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支持服務業新型業態和新型產業發展”,“把深化改革開放、強化創新驅動貫穿持續發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不斷改善民生全過程”。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仍是主要命題,這是對市場急功近利心理的明確回應。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比往年有所增加。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高達699萬(比去年增加19萬人),是歷年大學畢業生最多的一年;截至4月,京滬深重點地區高校畢業生簽約率不足30%。大學生就業壓力較大有多方面原因,今年還有畢業人數絕對增加和經濟弱復甦導致崗位相應縮減產生的雙重壓力。

  文章指出,就業形勢是判斷經濟形勢的關鍵指標之一。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超過300萬人,已達到今年預期目標(新增城鎮就業900萬)的三分之一,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同比增長1.7%,存量就業形勢較好。化解大學生就業難題,更多要著眼於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以解決結構性就業困難,更多要在於“微觀放活”和打造經濟升級版。

  新一屆政府成立以來已取消和下放了133項行政審批事項,“簡政放權”、“微觀放活”的具體措施有利於中小微企業和服務業發展,這也有利於提供更多新增就業機會。

  月初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提出“迫切需要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出實招”,前天國務院再次召開會議,動員部署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提出“以簡政放權穩增長”、“以簡政放權推轉型”、“以簡政放權促就業”三大任務,借此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這預示著調結構在向縱深推進。

  文章最後說,最新數據顯示,1至4月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20.6%,比一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4月環比增長1.63%,低於3月的水平。前4個月中央項目投資增速回落3.1個百分點。在經濟復甦持續較弱的情況下,投資並不能通過粗放的規模性刺激加速增長,只能是“穩增長”與“微觀放活”、“結構調整”相結合相促進,這對於增強經濟內生動力,著眼經濟的中長期發展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