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特色發票中的文化密碼

http://www.CRNTT.com   2013-05-23 11:03:45  


 
  你的手機上可能會經常收到“代辦發票”的垃圾短信,你可能在火車站、地鐵口、大學門口、天橋上也曾聽到“發票、發票”的叫賣聲,你可能在一些馬路的地面上不經意間就能看到“代辦發票、證件,代取公積金”的耀眼字體,你可能在電視、網絡新聞中一不小心就會看到“虛開增值稅發票”的案件被曝光,你可能聽說在中央部門的年度財務審計中也曾出現過上億元的假發票,你還可能在為找到一張可以報銷的發票而想盡各種辦法……

  在市場經濟洪波湧起的浪潮中,你越是弄潮兒,你身上發生的“發票”故事越是可能曲折、動聽,甚至讓人瞪大了眼睛,直搖頭,不可思議,或感覺到莫名的荒誕。

  圍繞“發票”,中國發生了多少以假亂真的故事?這種“以假亂真”又可以分為三種情況:(1)事由是真的,發票是假的。比如,據國家審計署發布的《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2011年度財務收支審計結果》顯示,2009年至2011年,內蒙古移動購買促銷品取得的26張發票為虛假發票,涉及金額240.71萬元。在這裡,“購買促銷品”的事由是真的,發票卻是假的。類似的案例舉不勝舉。(2)事由是假的,發票是真的。例如,根據國家審計署的審計結果顯示,2009年至2012年5月,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所屬國核電力規劃設計研究院勘測分院通過虛列野外津貼和虛開發票報銷等方式,將371.41萬元轉到賬外存放,用於向職工發放獎金、過節費等。在此,虛開的發票是正規的發票,是真的發票,但是“野外津貼”等事由卻是假的。類似的案例在國有企事業單位、黨政機關中時有發生。(3)事由是假的,發票也是假的。比如,雲南省寧蒗縣發生的一起“15人用假發票騙醫保金238萬元”的案例,就屬此類情況,即看病的事由是假的,發票也是假的,純屬違法詐騙行為。

  圍繞“發票”,中國發生了多少少支多報的故事?打個比方,購買一件商品,明明只花了1元錢,發票上卻寫著100元錢,實際報銷的數額是100元錢,當事人從中非法牟利90元錢。這樣的“少支多收”的事情最為普通民眾所熟知,還被一些人美其名曰“占公家的便宜”、“占公司的便宜”。如此“占便宜”的行為在一些腐敗案件中屢見不鮮。

  圍繞“發票”,中國發生了多少東拼西凑的故事?也許你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很多親戚、朋友、同學、同事、戰友等人向你尋覓報銷的發票——吃飯的、通訊的、打的的、坐火車的、加油的、買辦公用品的、買書的發票等,其通用的理由是單位要給其發一些補助,但是得用發票衝抵。用別人的發票來換取自己單位的福利補助,事由是假的,發票卻是真的,領到手的補助也是真金白銀。有的朋友可能還會在向你討要發票的過程中附加一些條件,如抬頭寫上“某某單位”的名稱,或是“個人”,金額一般不能超過多少元,事由是“某某”,時間是“某某年”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一張發票總是能在眾人的合力下找到它最終的“歸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