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升級版的內涵和打造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13-05-18 10:46:16  


 
  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路徑

  文章稱,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應有緊迫感、危機感,又應避免操之過急,防止形成資源配置上的失衡或失序;既應全面推進,又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當前,應特別重視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實際上是一個從傳統經濟增長函數關係上升為新型經濟增長函數關係的過程。傳統經濟增長函數主要依靠資本、資源和勞動投入,升級版的經濟增長函數則是主要依靠體制進一步變革和技術進一步創新的新型函數關係。新型經濟增長函數關係,是一種需要從簡單勞動為主轉為技能較高和知識含量較多的勞動為主的函數關係,是一種生活消費引致投資和生產消費引致投資共同發揮拉動作用、自發投資(折舊為基礎)為經濟增長重要支撐的投資和消費雙重驅動的經濟發展。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達到主要依靠生活消費決定投資的發展階段,還處於生活消費和生產消費共同引致和決定投資的階段。這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過程中應認識和把握的一條重要路徑。

  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需要加快調整進出口結構,以提高中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目前,中國外匯儲備已超過3.4萬億美元,同時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之一,但在發達國家紛紛陷入債務危機和實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現實背景下,這些外匯儲備和債權面臨著嚴峻的保值風險。更為嚴重的是,過高的外匯儲備迫使中國不得不用提高法定準備金率的辦法來對衝國內市場上過多的流動性。因為過多的外匯儲備必然表現為過多的外匯占款,過多的外匯占款所造成的過多的市場流動性必須用提高準備金率的辦法來對衝。這就不僅損害中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而且帶來一種有利於國外資本增益而有損於國內資金增值的國際收入分配關係,產生國內企業融資成本持續上升和國內市場資金供求結構矛盾加深的問題,給國內企業特別是實體經濟領域的中小企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因此,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需要盡快解決外匯儲備過多和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過高的問題。應通過調整進出口政策和結構、改善國際收支的辦法,增強中國經濟增長和發展的內生動力,提高中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需要把反壟斷作為宏觀管理和調控的一項重要任務。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表明,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必須把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與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管理和調控作用的關係處理好。當前的一個關鍵就是反壟斷。應繼續貫徹落實中央關於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部署,切實保證國有企業把發展的重點放在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避免盲目擴張。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的同時,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保證充分的市場競爭,提高國民經濟發展的微觀效率和宏觀效率。當然,反對壟斷、鼓勵競爭,不僅應反對國有企業的壟斷,也應反對民營企業的壟斷。最近有些民營企業“抱團”雖然與市場環境不健康、民營企業需要保護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空間有關,但如果“抱團”的目的僅僅是搞“卡特爾”,就會對市場競爭和經濟發展帶來危害。一句話,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需要著力鼓勵競爭、打破和避免壟斷的發展階段。只有充分的市場競爭才能產生效率和進一步提高效率,只有更加充分的市場競爭才能使中國經濟升級版充滿活力,只有市場主體充分參與的競爭才能推動中國經濟真正從“大”走向“強”。在這個過程中,避免過多的行政幹預同樣是題中應有之義。一定要像李克強同志所指出的,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要向市場放權、為企業鬆綁,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加法”。為此,應進一步梳理和明確政府可以使用、必須使用的行政權力,以盡可能地把市場和社會可以解決的問題交給市場和社會解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