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鄧聿文:中國須重估和轉向以突破外交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3-05-24 12:18:19  


鄧聿文
  中評社北京5月24日訊/學者鄧聿文今天在聯合早報撰文《中國須重估和轉向以突破外交困境》表示,今天中國與周邊國家及美國關係的緊張,一定程度上講,是現有體系下其他國家還無法適應中國的崛起而造成的。所以,在平衡與合作下,要想做到韜光養晦不可能,北京越如此強調,越會給人製造錯覺。詳論如下:
   
  中國新一屆政府已經成立至今,並未如一些學者主張的那樣提升外交層級,這從一個方面說明,北京在處理內政和外交問題時,優先考慮的還是內政問題,儘管中國目前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利益開始輻射全球。

  從根本上說,北京目前的外交困境——所謂經濟體量越大,朋友卻越少——是受制於自己內部問題的,如民族主義的興起、民主與人權的缺陷、政治改革的滯後、經濟結構的畸形、社會轉型的風險等,這些問題影響著北京外交的抉擇,很大程度上也塑造著今日北京外交的“保守”特色。

  在這裡,“保守”的意思是,外交追求的是不出麻煩,一出麻煩,則動用全部資源去滅火——這個思路與處理內政一樣。所以,過去幾年,北京的外交,以維穩為目標。從這個意義而言,北京要改善當下的外交困境,先要把內政問題處理好。

  儘管如此,外交並非只能處於被動地位。其實,外交完全可以為內政問題的解決創造一個好的外部環境和條件,歷史不乏此種先例。如果這樣,內政和外交的關係就能進入一個良性循環,而非像目前自縛手腳。這就需要北京領導層改變外交從屬內政的理念,從中國正在走向全球大國但尚未成為全球大國的事實出發,重新審視已有的外交原則、方法、路徑和政策,設置中國的外交戰略。

  北京外交的重構是一個從思想、原則、目標到具體政策的過程,而非只改變具體的外交策略。但首先需要在以下兩點達成共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