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許一力:日本資本為何被引爆

http://www.CRNTT.com   2013-05-27 08:26:45  


 
  首先從正常的角度分析,如果日本借由安倍經濟學成功復甦,那麼意味著,美國很可能將有機會以自身和日本為中心,建立一個對於中國製造的替代體系。

  並且從地緣政治上對中國形成包圍網。這其中配合製造業網絡重建的,恰恰就是奧巴馬政府在美國國內推動的“再工業化”政策。這種趨勢在4月份美日的TPP談判預備磋商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另外一個重點,就是大印日元後的日元貶值,可以構成對歐元區的衝擊。因為日本製造業重合率最高的國家,除了中國就是德國。

  中國可以印人民幣造貶值來對付,但歐元區內部動蕩,為了保持所剩不多的凝聚力,歐元不敢貿然貶值,在這種前提下,日元貶值意味著歐元區主要出口國的利益將在錯失先手的情況下被逐步蠶食。這也符合美國重塑美元地位的願望。

  最後,從美元本身來思考日元政策的問題。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其他的細枝末節。比如,以日元大幅貶值,帶動全球性貨幣貶值,那麼美元強勢和QE之間的矛盾點便很有可能借機磨平。

  過去已經證明了,恰恰是在安倍經濟學如火如荼的幾個月時間內,美國一邊享受著量化寬鬆帶來的就業刺激,一邊以美元的被動升值帶動了全球資本的回流。

  這種左右逢源,完全說明了為什麼美國前期高調支持日本新政,因為安倍經濟學成為了美國經濟復甦的一枚良藥。

  問題在於,安倍經濟學造成的日本國內並不樂觀。過去幾個月,這種印鈔表面上是引起了日本經濟的反彈,然而這種效能能否持續一直備受學術界的詬病,特別是日本自身。像今天這樣日本國債長期利率的大幅飈升,就顯示了資本市場本身對於安倍經濟學的不買賬。

  從日本90年代來看,類似的寬鬆政策並非從未實施過,但都收效甚微。安倍經濟學如果僅僅以無限制的釋放流動性來對抗日本經濟的下滑,那麼走出通縮的日本很可能接下來面臨的是滯漲。就是這種擔憂引發了日本國債市場的異動。

  這可能是日本政府始料不及的。但凡提到日本的經濟,國債是一個無法避免的話題。因為老齡化,日本政府財政一直處於收不抵支的狀態,日本政府資產負債率已經高達200%,甚至遠超過所謂的歐債危機核心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