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灣眼中的習奧峰會

http://www.CRNTT.com   2013-06-13 10:47:33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所教授 蔡逸儒
  中評社北京6月13日訊/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所教授蔡逸儒今天撰文《台灣眼中的習奧峰會》表示,經過多年磨合及研究,台早已深切理解,在中美關係改善的過程中,只要不是以台灣的利益為代價,台灣無意、不會、也無能破壞中美關係。

   6月7日至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加州舉行莊園峰會,各界對此突破性、開放性的雙方高層互動充滿了關切與期待,有些人甚至認為,雙方元首如果能夠從更高的戰略高度,勇敢的面對挑戰,規劃未來的道路,他們有機會創造新的歷史,這對中美關係、世界和平、區域安全都會有正面的助益。當然最好能夠如此,但事後的發展果然證實,大家的期望可能高了一些。

  持平而論,這次中美峰會的重點在於,讓雙方最高領導人從戰略的層面,嘗試探討如何建立雙方新型的大國關係,以相對較不拘形式,比較長時間的近身互動、彼此觀察對方的行事風格、人格特質,了解對手是不是一個可以信任、能夠打交道,值得尊敬的對手。既然中美關係的好壞會不只對雙邊關係產生影響,也會對兩岸關係產生衝擊,即使短期內未必能有任何具體成果,但大家還是不妨抱持樂觀其成的態度。

  這些年來,中美關係已經發展到錯綜複雜、利害交織的地步,兩國互動、溝通的層面、管道與機制,從政治到經濟到安全到文化多到不可勝數。過去美國一直強調,由於外界無法了解、掌握中國大陸的戰略發展方向與企圖,所以才會在國強必霸的誤解下,產生中國威脅論的觀點。美國及許多國家都希望中國大陸更能夠展現其理性的一面,約束民族主義的發展,在國際社會上不但是參與者和獲利者,也要擔當起與其大國身份相當的責任,不能只享權利,不盡義務。部分觀點並非全無道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