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企業家“農民式思維”的輝煌與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3-07-04 11:24:15  


 
  反觀中國的“山寨”,往往流於簡單模仿。比如,“大黃鴨”項目在香港獲得了巨大成功後,內地很多地方也出現數個極為雷同的項目。中國生產的高仿某品牌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十分風靡,有的做工十分精細,價格也很低廉,但沒有實質性技術創新,反而給外人以抄襲的口實。有的山寨產品還成為劣質品的代名詞,不僅傷害了原品牌商的利益,也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央視就曾曝光“山寨機”通過軟件預設來吸金的案例。

  不可否認,模仿力或學習力是市場經濟秩序得以建立、擴展和經濟初始增長的重要推力。然而,在學習他人商業模式的基礎上,發展到一定階段,應尊重別人的知識產權,並根據自身條件進行創新,不能一味“山寨”。相關法律與政策的制定者,也應為“山寨”行為設定底線,鼓勵人們在先進的模式和技術之上,發展自己的獨特性創新,改變我們處於產業價值鏈底端的不利地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