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香港銀行為何掀攬儲大戰

http://www.CRNTT.com   2013-07-12 08:22:17  


 
  隨著中資銀行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日漸增加,隨著港資銀行長驅直入大陸內地。人民幣在內地市場和香港離岸市場形成的利率制度安排差異,給香港與內地之間預留了許多金融投機套利空子。比如,6月20日突然爆發的銀行間資金拆借市場的利率暴漲,“錢荒”凸顯,使得許多在港設立分支機構的中資銀行紛紛提高人民幣存款利率,吸收流動性,給總部“錢荒”救火救急。

  如今,香港銀行又開始提高利率,掀起儲蓄大戰,主要目的在於在內地和香港兩個市場利用人民幣利率差異進行套利。比如:渣打銀行(香港)等都在內地設立有許多分支機構,這次將3、6、12個月期利率提高到3%後,吸收來大量人民幣存款完全可以轉移至內地銀行間拆借市場進行套利。上海銀行間拆借市場近期隔夜拆借利率維持在3.3%左右、一周3.8%左右、兩周4.29%左右、一年在4.45%左右,利差最低在0.3個百分點,最高在1.45個百分點。套利空間不小。

  當然,也不排除是為了穩住香港離岸市場人民幣存款的一定規模。即:由於內地利率大幅度攀升,可能造成香港離岸市場人民幣大舉回流內地,使得香港人民幣存款規模迅速減少,造成人民幣流動性緊缺甚至頭寸資金不足,進而影響到了支付。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市場與內地在國際貿易、金融政策體制上的差異,已經衍生出許多利用匯率、利率、貿易的套利行為,比如:前期貨物貿易在香港和內地保稅區之間的空轉套利,現在的人民幣利率差異套利等。這種狀況如果不改善,將會越來越嚴重,最終威脅倒正常貿易發展,擾亂內地和香港兩個金融市場。這就倒逼內地必須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步伐。

  擺在面前、最為急迫的改革有兩項:一是立即快速推進資本項目下對外開放的進度,二是迅速啓動和加快全面徹底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步伐。這才能使得大陸和香港金融制度徹底並軌,乃至與國際金融市場徹底並軌,這才能談得上真正意義的人民幣國際化,也才能消費內地與香港的各種投機套利行為。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