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三大畸形因素透支城鄉居民消費潛力

http://www.CRNTT.com   2013-07-29 08:17:32  


 
  第一、高房價阻礙居民消費的轉型升級。

  目前中國城鄉居民正處於向更高層次的消費升級中,而在這一過程中,迫切需要清除不利於消費擴張的障礙,而目前高房價至少會在兩個方面抑制消費的快速增長,一是高房價讓許多人淪為房奴,在沉重的房貸壓力下,對這部分家庭的未來消費產生巨大的擠出效應。例如,大部分收入將用於房貸月供,這不僅會導致一般住房消費者的日常消費全面萎縮,而且還會影響到他們的人力資本提升,最終將導致這部分家庭的收入水平固化和消費能力的削弱;二是高房價改變了人們的預期,增加了預防性儲蓄需求,使多數人不敢消費、謹慎消費。房價的過度上漲,導致眾多中低收入階層,在城市住宅資源方面,逐漸邊緣化,只能望房興嘆。不少地方的房價大大偏離民眾的實際購買力。

  第二、高房價促使消費的政策效應受到削弱。

  由於高房價使得不少居民緊縮腰包,要麼還房貸,要麼攢錢準備買房,無法顧及眾多的優惠政策。過高的首付款和月供支出明顯擠出了工薪階層的消費需求,絕大多數購房者紛紛削減了其他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這削弱了中國刺激內需的政策效

  第三、高房價透支未來消費,降低居民後續消費能力。

  高企的房價已成為無房戶或準備購房者的沉重負擔。對於工薪階層,要想“居者有其屋”,要麼借貸而成為“房奴”,要麼成為“啃老族”,得靠幾代人的儲蓄積累及家庭的未來收入才能如願。這樣不僅導致了其後續消費能力有限,而且還會降低父輩甚至祖輩人的即期消費能力。

  因此,從總體上分析,高房價仍使多數居民不敢大膽消費。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居民的支出預期,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和消費行為;另一方面,房價的居高不下嚴重壓抑了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費,使巨大的消費潛力不能得到釋放,成為制約提升消費能力的阻力之一。

  物價持續上漲不僅增加居民消費支出,也稀釋了居民新增收入

  文章分析,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7%,較5月的2.1%大幅反彈了0.6個百分點,也超出此前市場預期。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4.9%,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約1.59個百分點。其中,肉禽及其製品價格上漲4.8%,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約0.34個百分點(豬肉價格上漲1.1%,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約0.03個百分點)。

  從發展趨勢看,今年下半年物價壓力依然較大。一是下半年豬肉等價格可能繼續回升;二是受天氣因素影響,蔬菜價格可能重回上升通道;三是房價上漲壓力一直較大,這會導致房租價格上漲,成本壓力增大。

  持續的物價上漲不但影響百姓日常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居民的消費預期,致使多數居民消費更趨於謹慎,對價格的敏感度提高,不少中低收入消費者又回歸到捂緊錢包、精打細算過日子,持幣待購行為較為明顯。加之近幾年來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形成了不同的消費群體,消費分化日益顯著。表現在消費取向上則是多元化趨勢,即一部分消費者以實用保守為主,講求節約和理性;一部分高收入者則取向新潮,講究精致的生活享受和消費品位,通脹對這一群體沒有產生影響。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通脹意味著會對居民的收入產生稀釋作用,並對居民積累的財富產生嚴重縮水。因此,當通脹來臨或即將來臨,人們會改變自己的投資和消費行為,盡可能多地增加儲蓄而減少即期消費。為了減少收入降低帶來的壓力,人們外出餐飲、娛樂、旅遊的比重會降低,從而影響到這些行業的營業收入。收入預期下降會導致人們在購買商品時更加小心謹慎,注重商品性價比的比重上升,對產品實惠的重視程度上升,中低端貨物與服務更受市場的歡迎。消費者回歸現實,品牌消費會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品牌的溢價意義降低,趨優消費大大降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