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高去楊升能否推動台灣防務政策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3-07-30 08:57:25  


江宜樺宣布內閣改組,其中最觸目的是“國防部長”高華柱去職,由文人副部長楊念祖升任取代。(中評社 王宗銘攝)
  中評社北京7月30日訊/馬英九在當選連任國民黨主席,及出國訪問之際,對“行政院”進行局部改組,調整七位閣員。其中最觸目的是“國防部長”高華柱去職,由文人副部長楊念祖升任取代;及“財政部”次長曾銘宗接任“金管會”主委,原主委陳裕璋去職。高華柱的去職,當然是必須為陸軍下士洪仲丘遭虐死案負上政治責任;而陳裕璋的去職,則是據說他在面對國際的金融形勢,尤其是中國大陸的“錢荒潮”,未能及時因應,致使已經低迷的馬政府政績更受連累,必須由較為強勢的曾銘宗取而代之。

  其實,單就防務行政而言,高華柱還是一個頗為稱職的部長。近四年來,他積極推動“精粹案”、“組改”、“募兵制”等“國防”重大政策,並在遭遇年金改革難題,軍心不穩時,親上火線捍衛軍人權益尊嚴,因而在軍中聲望不低。但正因為防務行政正在面臨轉型期,在推動改革事業時也就顯得有心無力。由於軍隊“國家化”和逐漸裁減兵員,國軍總兵力已由高峰時的六十萬人減少到目前的二十七萬人,已出現兵源短缺現象。“募兵制”更是推動艱難,原先預定招募二萬八千多名志願役士兵,但到今年六月,各軍種所招募志願役士兵實際報到人數,總計只有四百六十二人,達成率只有百分之二,連一營兵力都不到,面臨無兵可用的窘境。而且,近來“國軍”狀況頻頻:海軍副艦長聚賭、演習誤打靶機鬧出人命、海軍少將涉共諜案、戰機連連墜機等,讓“國防部”形象大傷。如今又發生了洪仲丘遭虐死案,並發酵為社會運動,對軍隊造成很大衝擊。因此可說,洪仲丘事件,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要說高華柱不負責任,也不公平。洪仲丘事件發生後,他為此曾經兩度向馬英九提出辭呈,表示要為此負上政治責任;並向遺屬和社會道歉,不惜低頭哈腰。但終因該案確實是暴露了軍隊的管理疏失和忽視人權,加上民進黨趁機搶占“捍衛軍中人權”議題的道德高地,軍方即使查辦了幾位軍官,包括一位少將,但也無法平息社會怒火,因而只得將高華柱作替罪羔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