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偉達:中國政治中的美國因素

http://www.CRNTT.com   2013-08-02 10:40:49  


 
  但總體來看,中美政治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尚處在一種不對稱狀態,即美國對中國決策高層及國內政治的介入程度仍明顯偏高。其中最大的一個迷思就是,為什麼中國國內政治的有些事情可以對外國人講,卻不能對中國人講?譬如在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欲支持奧巴馬連任總統,他到選舉現場為奧氏公開站台力挺就行了,還不至於要把南非前總統曼德拉也請來為奧巴馬搖旗呐喊。

  筆者以為,中國社會環境還是缺乏政治家與公眾進行有效溝通的渠道,譬如江澤民挺習近平,若只從黨內渠道傳達,影響面恐怕不夠廣;若從官方媒體宣布,江氏畢竟早已公開告退,現在對全國講話或顯名不正言不順;於是不得已只好找到一個會見退休外國政要的場合發聲,表面好處是內外通吃,但隱患是將自身的內政拱手示人。

  目前中美政治相互影響的不對稱,一方面當然是由於美國長期經營的結果,譬如相比於同時代其它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一味掠奪和貪婪,美國一早就可以將中國賠款轉向在華興辦高等教育的投資,其對華胸懷和遠見確實高出一籌;而美國對中國現代核心政治的介入,可以回溯到蔣介石的民國時代與中共的延安時期,並至今仍在大陸和台灣的兩岸政治中發揮關鍵作用。

  另一方面,因為美國發展模式與文化的軟實力影響在中國居高不下,致使美國享有介入中國事務的更多優勢。譬如目前在中國已進入公審的薄熙來案,以薄氏的個人抱負和能力,在中國他現在已變成近乎於十惡不赦;但如果他這種情況放在美國的政治環境里打拼,弄不好還能是個人才;這是不同體制和規則使然,而個人因素則是非決定性的。人才難得,人盡其才,人才浪費甚至異化特別可悲。

  另一個例子是有中國媒體抱怨,中國社會目前過於自由稀鬆,惡性襲擊,學術剽竊,偽劣造假,污染環境等頻繁發生。但這裡埋怨“自由”絕對是個誤導,因為美國社會很自由卻不稀鬆。當代中國社會的症結是:該自由的地方不足;不該自由的事情有餘。社會監督與管理的重點嚴重偏離目標,其結果自然是不倫不類。譬如在中國,經常有敢於不服從甚至毆打交通警察的情況,這放在美國就無法想象,美國警察執法連國家總統都難以干預。這歸根結底乃是法律法制有無尊嚴和權威的問題。

  作者是在美國的國際文化戰略研究和咨詢專家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