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電影能走出國門嗎?

http://www.CRNTT.com   2013-08-05 15:38:42  


郭敬明《小時代》赤裸裸炫富,讓美國影評人吃驚,媒體更是著文抨擊。
  中評社北京8月4日訊/加拿大知名媒體人丁果日前撰文《中國電影能走出國門嗎?》分析說,一些人認為,中國電影有十三億潛在觀眾,根本不需要走出去與世界接軌。但是,這樣做,就需要政府永遠把大部分的好萊塢大片拒絕在國門之外,而不是全面開放競爭。中國目前的叫座片在華人集居的溫哥華都難打開局面,就是一個證明。

  中國電影正在出現一個春天般繁榮的景象,表現在影院票房的飈升上。李安的得獎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雖然是“台灣之光”的體現,但是海外的主要票房收入,卻依賴大陸的市場。問題是,中國的電影,小成本製作,卻往往有大大的票房收入,比如徐錚的電影,趙薇的電影,還有郭敬明的電影。動輒數億元的收益,讓海外電影人看得眼紅,但這些電影題材,在海外卻捧場者零星,沒有攪起一潭春水。

  在溫哥華,有華人投資者在一線影院,搞了與國內同步首映的花招,但僅僅在一個影院放映,幾場下來,已經乏人問津。要知道,溫哥華華人就有四五十萬人,留學生和旅遊者也數以十萬計,但這裡有好萊塢的電影都來不及看,華人就不願意掏同樣的錢,看國產電影。可見,中國電影沒有走向世界。我曾經跟楊子聊過,他曾經豪言壯語要在全球搞中國電影城,但在溫哥華就難以成型。

  我有很多疑問。比如,中國電影曾經輝煌過,第五代導演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黃建新,以及後來的馮小剛等人,都拍出過揚威國際影展的好電影,但如今,不是成為八卦新聞的焦點,就是去玩春晚。而新生代的導演,領導票房新潮流,但卻沒有文化的厚度,人性的深度挖掘,精彩的人生故事。這是怎麼回事?中國電影到底有沒有前途?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