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美建立新型大國關係與中國的外交平衡

http://www.CRNTT.com   2013-08-05 09:00:10  


  中評社北京8月5日訊/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張雲今天撰文《中美建立新型大國關係與中國的外交平衡》分析認為,中美建立新型大國關係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和明智的選擇,但任何外交定位和政策都難以避免具有負的一面的可能性,特別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中美關係對其他國家的“外溢”作用對於中國來說更不能忽視。

  2012年初,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訪美期間提出中美之間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的定位,隨後當時的國家主席胡錦濤也在各種場合確認了這個提法,這是繼2005年美國方面將中國定位為“利益攸關方”後,中美關係新的關鍵詞的出現,而且此次中國方面主動定位,意義不可小視。然而,在努力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的同時,需要注意由此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不應等同於G2

  3月14日,奧巴馬總統在祝賀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電話中強調“建基於健康競爭而非戰略博弈的新型大國關係”,習近平回應以“本著相互尊重,開放包容精神,增進互信,擴大合作,管控分歧,走出新型大國關係之路”。這說明中美最高領導層在完成換屆後,對於雙方關係發展已經有了很好的共識。這讓人想到了五年前,美國方面一些人提出的中美G2(兩國集團)的概念,當時中國拒絕了這一提法,主要考慮不願意承擔同中國不相稱的國際負擔,或者被認為中國開始放棄“韜光養晦”的外交傳統,以及可能會疏遠中國同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之間關係的擔憂。現在中國主動提出中美建立新型大國關係,這同五年前的G2內容相同還是有區別,是中國在過去五年時間里外交定位改變,逐漸接受了之前不能接受的G2概念嗎?

  不久前,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接受《外交》雜誌採訪時說:“在過去的四年中,胡錦濤主席和奧巴馬總統會見了12次。”這在美國同盟友之間都是相當不同尋常的,當然這在中國與其他國家關係中也是少有的。每年舉行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都受到了兩國最高領導人的極大關注,而且在推動雙方化解誤判起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如果將中美新型關係等同於建設G2,在外交上會產生以下的副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