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馬雲商業光環背後的精神邊界

http://www.CRNTT.com   2013-08-08 12:05:16  


 
  馬雲這一表態隨即引發外界強烈反彈。當時就有觀點指出,阿裡巴巴以發行價完成B2B私有化,相當於五年裡使用了十幾億美元無息貸款。在阿裡香港上市之後套進去的股民不得不忍痛割肉。阿裡在隨後解決雅虎問題時可以無需發布公告,關起門來從容打“虎”。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阿裡巴巴B2B公司在香港上市5年讓不少股民都虧了錢,這並無太奇怪的地方,因為上市公司中超過一半的股票都低於發行價,史玉柱的巨人網絡同樣讓很多人虧得一塌糊塗。問題是,馬雲卻喜歡將自己裝扮成真的在替股民考慮一樣。

  上述人士分析稱:“無論是用敏感的政治話題,還是談阿裡私有化,馬雲還是要捍衛自身高於商人的社會形象。馬雲的野心顯然不僅僅是要做一個商人,還有文化、政治方面的考量。”當然,馬雲引發輿論風波跟其社會地位和知名度急速上升密切相關,背後基石是龐大阿裡帝國。目前阿裡衝刺IPO的是旗下阿裡B2B、淘寶網、天貓等核心業務,估值高達數百億美元。

  阿裡最具潛力的業務如支付寶等阿裡金融業務則早已劃歸馬雲名下,一旦政府放開金融體系,可以想象的是馬雲很可能又會創造一個帝國。在奉行弱肉強食,靠實力說話的中國商場,馬雲是個成功的商人,阿裡快速擴張的業務已成馬雲社會影響力的擴散器。

  這如同匕首的兩面,外界對作為公眾人物的馬雲社會責任感的要求也在提高,其不當言論引發的輿論反彈愈加激烈。方興東指出,過去外界對馬雲一直強調的是商業影響,而非社會影響,馬雲或許沒意識到言論會引發如此大輿論風波,未來會吃一塹長一智,謹言慎行。

  企業家的精神困境?

  科技博客雲科技斷言:小到一個人,大到國家都有從物質到精神文化的過程。中國建國後頭30年是政治,其後30年就必然轉到經濟,其後30年,也就是中國正經歷的30年,是文化。

  業內人士表示,與互聯網其他企業家一樣,馬雲同樣被互聯網發展的洪流裹挾前行,來不及整理自己的思緒。從成功經歷看,馬雲這些企業家的成功很多是無序和複雜的,很多人走了捷徑,甚至涉足灰色地帶。

  上述人士指出,很多企業家們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成功和失敗,對未來繼續成功也無自信,越是感到未來命運不可知無從把握的人,越容易相信常識之外的那些東西。

  馬雲這一態度無疑點出當前中國企業家們集體面臨的困境:希望在現實世界之外找到依歸。當前越來越多互聯網商人,跨過物質階段的積累後,開始進入到精神積累階段。尋找信仰過程中一些企業家開始信命,如小米董事長雷軍近年來經常強調,“這麼多年來,我悟到的是,創業者要信命”,命、運、術、道而影響成功與失敗的故事也被廣而流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