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放下少林寺,放過釋永信

http://www.CRNTT.com   2013-08-22 11:01:28  


 
  在少林寺商業化的路途上,登封當地政府的表現,遠比少林寺來得更上心與熱情。

  少林寺的旅遊收入,一度占據登封財政收入的1/3強,目前主要圍繞少林寺發展起來的第三產業,也約占地方財政的1/3。政府的意圖是,將各旅遊資源捆綁在一起,帶動整體旅遊業及地方經濟的發展。而少林寺並不願意完全與地方經濟捆綁在一起。

  僅在少林寺門票一事上,雙方就存在巨大分歧。據少林寺外聯辦一位工作人員透露,以釋永信為代表的少林寺多次向有關部門提出免除門票,但登封市委卻不同意“有位領導說你少林寺門票免掉,我們嵩山景區門票不免——這相當於遊客從外邊來,門票一分錢不少掏,而我們少林寺的門票收入沒有了。”

  2009年,登封市政府為了吸引更大的投資,以極低的價格將少林寺風景區的控股權讓給了港中旅(港中旅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國企),雙方共同策劃“少林寺”上市一事,少林寺完全被蒙在鼓裡。最後逼得釋永信放出狠話:“少林寺上市的可怕程度,比1928年火燒少林寺還要厲害!”

  此事最終因證監會、國家宗教事務局等十個部門聯合發文叫停寺廟宮觀上市而不了了之,但在少林寺這塊蛋糕上,從此有了少林寺、登封市委及央企港中旅三家大的利益主體互相虎視眈眈。

  我會告訴你,像什麼少林寺舉辦女性文化周、世界小姐參觀少林寺、少林武僧世界巡演、少林寺強拆民居、少林足球學院……等等招罵的事,其實絕大部分都是“相關部門”和“有關人士”給少林寺戴的黑鍋麼?

  在這樣的大前提下,想讓少林寺回歸佛教本位完全不商業化,相關部門又怎麼會答應?

  ■ 不會經營的大和尚不是好CEO

  2002年4月,釋永信收到一份意外的禮物,是日本商標事務所的一名負責人送的。釋永信打開,看到一份日本國內注册“少林”、“少林寺”、“少林拳”、“世界少林寺”等272項相關商標的報告。這名負責人善意地提醒道:你們再不行動,這個世界都快搞不明白誰才是正宗的少林寺、少林文化繼承人了。

  收到這份禮物後不久,釋永信出席海外活動,當場就有外國人要求先向他們申請許可,因為少林寺商標已經被外國人搶注了。

  此後,少林寺開始在海外打官司,收回一些“少林寺”的知識產權,打響了宗教維權第一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