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一位父親給夢鴿的信”何以紅遍網絡

http://www.CRNTT.com   2013-09-03 15:14:51  


 
“一位父親給夢鴿的信”何以紅遍網絡

  2013年09月02日10:04來源:中國江蘇網 作者:錢夙偉 

  連日來,李某某等5人涉嫌輪奸案備受大眾關注,而李某某母親夢鴿女士為證明其子無罪四處奔走的行為,更是引發大眾熱議。8月30日晚11時零9分,網友“思想匯聚人生”在新浪微博推薦了一封信,標題為《一位父親給夢鴿的信》,在這封信裡,作者很明確地指出,將李某某送上法庭的,不是楊女士,不是公訴人,而正是他的母親夢鴿女士。(9月1日《現代金報》)

  此帖一出,頃刻大火,是因為說出了人們普遍的擔憂和焦慮,那就是,到處奔走“救”兒子的夢鴿,其實是在更進一步地把兒子推向深淵。李某某的今天,正如網友所說,是“過分溺愛的惡果”,也因此,“大多數評論直指家教問題,認為未成年人觸犯法律,多與父母過於縱容和溺愛孩子有關。”可悲的是,夢鴿至今“執迷不悟”,“還在嘶吼著告訴大家,楊女士如何不對,小夥伴們如何不對,酒吧如何不對,法官如何不對。”

  “一位父親給夢鴿的信”頃刻大火,還因為人們都認同,“過分溺愛”已是一個社會現象,事實上,“爹媽罩我去戰鬥”的,又何止於星二代、官二代、富二代?正如作家祖慰所說:“大富人家出人材,也出紈絝子弟,大窮人家出人才,也出無賴。”當李雙江夢鴿夫婦“培育”出這麼一個“不爭氣”的兒子,其實每一個為人父母者,都不是幸災樂禍的旁觀者。

  固然,於星二代、官二代、富二代,家長有著更多呵護的資源,比如李雙江兒子不長的人生簡歷中,就因此有著中國最小的申奧大使、青年鋼琴家、留學美國這樣充滿讓人艶羨的元素,即使勞教剛解除不久,也已經有了“去美國念書”的安排。這於其他一般的家庭,自然望塵莫及,然而,對孩子的過分呵護,或者說溺愛,於幾乎所有的父母,也不過是程度的不同而已。

  不容諱言,於現在的孩子,幾乎都是自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寵愛中長大,從來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只知道對大人撒嬌撒野,因此只知自愛,也必然自私,而大人除了成績,當然不提任何其他要求,生活上更是百依百順,也因此,孩子責任意識普遍淡薄,不懂得知恩圖報,不懂得尊重別人,乃至如李某某那樣甚至無法無天。顯然,孩子的“不爭氣”,都是大人慣出來的。當然,這其實也是害了孩子。

  無疑,營造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的環境,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大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現在大人對孩子的愛,無不體現在對孩子生活的無微不至,而這如高爾基所說,是連母雞都會做的事情。於孩子的做人處世,尤其需要大人的教育和引導,樹木只有修剪才能成才,家長的教育和影響就是修剪。只是,夢鴿至今“當局者迷”,還在把溺愛當成是愛。也因此,但願這封信對於夢鴿如“醍醐灌頂”,正是“此帖一出,頃刻大火”的其中之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