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普京的族裔難題

http://www.CRNTT.com   2013-09-04 10:35:13  


 
  沙皇時代,民族問題歷來只有兩種解決方式:鐵血消除民族多樣性或用一種意識形態來建立統一民族。前者往往招致惡果,比如亞歷山大二世的遇刺。後者往往是在國家面臨較大壓力時的選擇,比如尼古拉一世時提出的“東正教、專制制度、人民性”這三位一體的用來統一各民族認同的口號。當時,他正面臨外有強敵、內有起義、經濟困頓、政治不穩的窘境。

  尼古拉一世的嘗試被認為是俄羅斯歷史上第一次用統一意識形態化解民族間矛盾的嘗試,第二次便是蘇聯推出的“蘇聯人”模式。這種模式也誕生於內憂外患中,那便是十月革命後面對干涉軍的圍剿,列寧出於爭取各少數民族支持的需要,承認各族權利,甚至是未來退出聯盟的權利。此後,蘇聯的民族政策便是典型的“套娃式”政策:在“蘇聯人”下套著各個民族。結果,帝國一朝解體,國家也按照民族劃分分崩離析。赫魯曉夫所稱的蘇聯已經培養出“蘇聯人”民族的說法成為笑談。

  二次解體?

  俄羅斯人從未能解決民族認同這一痼疾。蘇聯解體倒算是為俄羅斯卸了包袱,但眼前的包袱也並不輕鬆。在車臣地區,99%的居民都是車臣人,他們甚至在格羅茲尼議會公開討論出台加強伊斯蘭教色彩的法案。在此背景下,俄羅斯民族問題雖不如蘇聯那麼嚴重,但若真鬧起來,也足夠震蕩整個俄羅斯。

  今年早些時候,全俄社會意見研究中心以“俄羅斯面臨的最大威脅”為主題搞了一項調查,排名第一的便是移民,選擇它的民眾達到35%。媒體大多將這一調查結果與俄存在已久的對高加索移民的反對聯繫起來。其實,正如媒體所言,俄羅斯族的排外與許多歐洲國家對穆斯林移民的反對並無二致。但問題是,高加索是俄羅斯領土,對這塊領土上的民眾進行反對,其結果很難預料。

  在這個問題上,值得對蘇聯解體的那段歷史進行再次審視。一個頗為刺眼的事實是,蘇聯民眾在意識到國家即將解體時並未走上街頭抗議,反倒是在8.19事件中保守派意欲逆轉民主改革時走上街頭表達意見,甚至不惜流血犧牲。整場蘇聯解體造成的人員死亡就出現於那次對民主道路的捍衛中。這一強烈的反差恰恰反映出一個事實,蘇聯解體是俄羅斯民族主動拋棄了其他民族以及這些民族傳統居住的領土。俄羅斯族的這種拋棄與蘇共精英對蘇共的拋棄異曲同工。

  所以,今日俄羅斯人再次表現出這種苗頭,不可能不讓普京感到擔憂,因為這已經與國際輿論探討多年的二次解體暗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