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周八駿:反對派幻滅為何發生?

http://www.CRNTT.com   2013-09-05 09:13:28  


 
  然而,到了8月28日,還是張文光,卻在《明報》A28“觀點”版發表《一個不寒而慄的香港》,對於8月4日和8月11日現象大為感慨,稱“為什麼香港會變成這樣?這是我們熟悉的香港嗎?”“香港還是自由生活下去的地方嗎?”

  如果張文光8月14日所說:“舊制度已崩潰,昔日的高牆已倒下”,“泛民主派”所要的政制改革儼然摧枯拉朽之勢,那麼,到了8月28日,僅僅相隔14天,怎麼就像換了一個人似地,忽然發覺香港竟然變得陌生,甚至連自由生活下去都成了疑問?

  無他,因為,反對派錯估了形勢,準確地說,錯估了愛國愛港陣營在中央領導下的堅強意志和不可低估的力量。

  從2003年“七一”遊行以來,儘管愛國愛港陣營在中央領導下一而再再而三地擊退了“拒中抗共”勢力在其後台老闆指使下向“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發起的進攻,但是,基於珍視香港穩定繁榮的宗旨,“投鼠忌器”,前者對於後者大體是“反擊”,迴避對立陣營群眾團體正面交鋒。

  這就給了反對派以愛國愛港陣營“軟弱”的印象,甚至有人也以為中央可欺。即使國家領導人在2012年“七一”香港回歸15周年大會首次明確表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同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一樣是中央關於香港各項方針政策的宗旨。但反對派仍相信他們以往策略有效,於是,旨在威脅中央的“佔領中環”冒了出來。

  其實,從今年元旦開始,愛國愛港陣營就向反對派展開正面交鋒。到了8月4日,對立陣營的群眾團體在一個狹隘的街區發生衝突,不是任何個人意願所能左右,而是香港政情演變必定發生的現象。8月11日行政長官的表現與同一天對立群眾團體發生衝突,則應分開來看。梁振英向反對派“叫板”是否意味?他開始調整管治策略尚需觀察,對立群眾團體發生衝突則是反映8月4日以來香港政治矛盾進一步激化。

  香港政改決戰是關於香港管治權的決戰,愛國愛港陣營已無任何退讓餘地。在8月4日和8月11日之前,反對派期望中央妥協、讓“拒中抗共”勢力的代表人物參與普選行政長官,以便在香港政治生態依舊有利於反對派的條件下,堂而皇之地全面奪取特區管治權。8月4日和8月11日之後,反對派忽然醒覺,中央在香港管治權問題上不會退讓,他們的如意算盤將要落空。於是,在他們眼里,香港忽然變得陌生了,忽然變得難以自由居住下去了;他們不可自禁地不寒而慄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