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于光遠所知道的江青往事

http://www.CRNTT.com   2013-09-28 10:54:41  


文革後江青受審
  中評社北京9月28日訊/人民網昨天登載文章《于光遠所知道的江青往事》,作者于光遠(1915年7月5日——2013年9月26日)乃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前中顧委委員,1948~1975年曾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文章內容如下:

我怎樣認識江青的 

  我同江青相識,不算1942年與她去陝北綏德同行的那一天半,就是在1951年。江青當時是中宣部電影處正處長,我同她一起參加過若干次部長辦公會議。 

  江青擔任電影處的正處長這件事,我的回憶是非常準確的。當時中宣部工作的胡喬木建議江青做中宣部電影處的正處長。此事胡喬木書面報告了毛澤東。毛澤東在1951年11月16日答覆:“此件很好,可照此實行。”同時也提出“江青是否適宜做處長值得再考慮一下。”胡喬木還是決定讓江青擔任電影處的正處長。不過,中宣部電影處特別小,沒有副處長,只有兩個幹事,一個是鐘惦,另一個是名叫安琳的女同志。還有一個做辦公室工作的、不是黨員的沈美理。江青也不常來,她布置給中宣部電影處工作人員做的日常工作是看各式各樣的電影,但是布置以後她就不再管了。江青自己不在電影處看電影,她在家里看。 

  這時候,毛澤東同志正熱衷於批判電影《武訓傳》的事情。電影處的工作主要的也就是抓這件事情。 

  當時,江青以李進的名字去山東進行“《武訓傳》問題的調查”,同行的有一個袁水拍。那時他是《人民日報》文藝部的負責人,調查團的文字工作是袁水拍這個筆杆子做的。毛澤東對這次調查任務完成的狀況是相當滿意的。大概江青要對袁水拍表示感謝,就在自己家里請袁水拍一家人吃飯。文革時袁水拍和我同住在中宣部設在車公莊北京市委黨校的同一座樓的牛棚里頭,這個情況是他直接告訴我的。 

  中宣部電影處存在的時間也不長。不久江青說自己身體不好不再來了,電影處也就不存在了。 

  江青用“李進”這個名字,最初我以為這是隨便起的化名,後來1961年5月毛澤東寫了那首《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的七絕中,又出現“李進”這個名字,我就不能再這樣想了。可是我一直不了解“李進”同江青是什麼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