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上海自貿區改革必須橫下一條心

http://www.CRNTT.com   2013-09-29 08:29:20  


  中評社北京9月29日訊/作為最重要的市場化深化改革實驗,上海自貿區掛牌在即。每日經濟新聞發表評論員葉檀文章表示,這是市場倒逼的結果,再不改革,中國改革的核心神經將倒植於境外。2006年9月5日,新加坡率先推出“中國A50指數期貨合約”,爭奪中國股票定價權之心昭然若揭。

  文章分析,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如果清算、交割等在新加坡等國進行,我們對人民幣的控制權也將逐漸喪失。這絕非危言,今年5月,工商銀行新加坡分行開始為銀行同業提供人民幣清算業務,不久前,新加坡被中國認可為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試點計劃的新增地點。如果人民幣境外交易比境內活躍,境外流通、稅收等環境好於境內,人民幣牆里開花牆外香,匯率開放成為收益與定價權旁落的過程。

  新加坡已然是國際金融中心,不說羅傑斯等金融大鰐定居於低稅收的新加坡,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發表的數據,新加坡本地的資金管理市場在2012年取得了顯著增長,在本地運營的資金管理公司所負責管理的資產總值,截至去年12月達到1.63萬億新元,同比增長22%。在這些管理資產當中,高達80%源自海外,而且超過70%的資金是投資在亞太地區,凸顯了新加坡作為區域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的角色。在新加坡,你能在形形色色的論壇上看見西裝筆挺的華爾街大亨,各路資金在此匯集。

  不僅如此,中國大宗商品期貨市場與芝加哥、倫敦等期貨交易市場價格密切相關,套利者進口銅礦在國內進行期現套利,或者進行廉價的銅融資。中國已經連續5、6年成為有色金屬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在銅的消費中,70%~80%來自於進口,精銅200萬~300萬噸的年進口量占到國內消費的30%~40%,高度依賴國外市場。倫敦金屬交易所已經在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等其他主要亞洲市場先後設立交割倉庫,而在中國境內建立交割倉庫的訴求一直未批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