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當代畫作為何能賣出1.8億天價

http://www.CRNTT.com   2013-10-09 15:01:32  


《最後的晚餐》畫作
  中評社北京10月9日訊/10月5日,中國當代畫作《最後的晚餐》在香港蘇富比拍賣中以1.8億港幣的價格售出,刷新了亞洲當代藝術品交易價格紀錄。然而很多人對此大惑不解。“13個戴紅領巾的孩子吃西瓜,沒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為啥值那麼多錢”?

中國版《最後的晚餐》是幅什麼樣的畫

  為什麼會有紅領巾、三道杠

   作這幅畫的作者曾梵志出生於1964年,他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經歷了渴望早日戴上紅領巾、然後還能戴上少先隊長袖標的小學時代。而由於小時候不討老師喜歡,曾梵志一直沒能入隊,與紅領巾絕緣。這件事成為了曾梵志的心結,但也為他日後的創作提供了靈感。

  1995年,曾梵志創作了右圖中這幅油畫,畫中的紅領巾、三道杠、軍綠挎包、鮮花、藍天、飛機,正是少先隊員昂揚向上的標準寫照,但仔細看人物,卻給人深深的失落感。這種反差,是曾梵志自己渴望與未得到之間的反差,也是我們每個人成年後的狀態與兒時憧憬的反差。

  從此曾梵志將紅領巾、三道杠作為他畫作中的要素之一。

  整幅畫寓意中國的轉型

  到了這幅《最後的晚餐》里,紅領巾、三道杠象徵著轉型前的中國。而《最後的晚餐》原作中叛徒猶大那個位置上,被曾梵志安排了一個不戴紅領巾、而是打著金黃色領帶的人物,曾梵志解釋說“金色領帶代表金錢,代表西方資本主義。打領帶是1980年代才開始在中國普及的。”

  根據這些要素,可知整幅畫的主題很清楚,就是指中國改革開放、推進市場經濟、告別“毛時代”的轉型。但作品中似乎還含有很多意味,比如西瓜的瓜瓤,看起來“血肉模糊”,而人物的手上似乎“沾滿鮮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